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调查与提升对策研究——以广西钦州市为例
【6h】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调查与提升对策研究——以广西钦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1.2 地理新课程理念对学习动因的关注

1.1.3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学习动因

2.1.2 地理学习动因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点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3.2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2.3.3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2.3.4 行为主义理论

3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3.1.1 调查对象

3.1.2 问卷的设计

3.1.3 调查的实施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城镇和农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3.2.2 影响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其他因素

3.3 访谈记录及分析

3.3.1 教师访谈记录及分析

3.3.2 学生访谈记录及分析

4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特点

4.2 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上存在的问题

4.2.1 自我效能感层面动因分析

4.2.2 教师教学层面动因分析

4.2.3 家庭氛围层面动因分析

4.2.4 学校环境层面动因分析

4.2.5 社会层面动因分析

5 提升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对策与建议

5.1 学生个人层面:提高自我效能感

5.2 教师层面

5.2.1 塑造教师的个人魅力

5.2.2 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与时代接轨

5.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5.3 家庭层面:带孩子走出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5.4 学校层面:营造良好的地理文化氛围

5.5 社会层面: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6 结论与展望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习动因是由各种内因和外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学习兴趣、学习需要、自我效能感、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等,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改的实施,中学地理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学理念上,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办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评价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可见,地理新课改体现了对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关注。然而,中国农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地理新课改见效甚微,农村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论文拟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进行文献研究,搜索并阅读大量学习动因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生地理教育现状,归纳出影响地理学习的动因要素:认知、兴趣、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然后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地理学习动因要素的六个维度设计问卷,拟在广西钦州市范围内的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然后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最后,归纳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优化农村中学生地理教学模式的建议。
  本研究参考已有的学习动机量表,编制了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调查问卷,主要从认知、兴趣、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六个方面对城乡中学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调查范围选取教师和学生开展访谈,最后,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与城镇学生比,由于没有网络等媒体,农村中学生视野较窄,对地理课外知识了解不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2.农村中学基础设施陈旧,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塑造个人魅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趣味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农村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调查显示80%农村中学生的父母只接受过中小学教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才达20%。父母与孩子就地理学习交流较少,导致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成绩不佳。为了培养地理素养,父母可以带孩子走出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父母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陪孩子外出旅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和信心。
  4.农村中学缺乏师资,偏远地区的中学甚至没有地理教师,地理教学由主科教师兼职,可见,在农村中学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从而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所以,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地理文化氛围。
  5.针对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动因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对策:①学生个人层面:对地理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树立学习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②教师层面:塑造个人魅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趣味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③家庭层面:带孩子走出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④学校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地理文化氛围。⑤社会层面: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