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东北学生教育救济研究
【6h】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东北学生教育救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的研究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籍留学生的研究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救助体系的研究

(四)概念界定

1.抗战时期

2.东北地区

3.东北学生

4.教育救济

5.入关

6.关内(外)救济

(五)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2.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法

2.计量史学法

3.叙事研究法

一、“九一八”事变后对东北学生教育救济的迫切性

(一)日寇对东北教育的破坏

(二)东北学生流亡之情形

(三)日寇奴化教育的实施

(四)日人对东北学子的拉拢

二、国民政府教育救济东北学生政策及措施

(一)教育救济政策的出台及演变

2.后期(1937-1945)

(二)教育救济机构的设立与运作

1.教育救济机构的设立

2.教育救济机构的运作

三、国民政府对关内东北籍学子的教育救济

(一)对入关东北学生的教育救济

1.安插东北学生借读关内各校

2.免收学费

3.发放补助费

4.特设专收学校

5.举办“升学转学考试”

6.设“升学补习班”

7.指导训练东北学生

8.设立辅导班

(二)对东北学校在关内开办的教育救济

1.对“东北大学”的教育救济

2.对“东北中学”的教育救济

四、国民政府对关外东北籍学子的教育救济

(一)正式的救济举措

1.督导、招致东北学子入关求学

2.潜入东北招考学生

(二)短期的救济举措

1.劝导东北学子入关求学

2.成立“读书会”

3.引导加入抗日组织或机构

五、国民政府对海外东北籍学子的教育救济

(一)日本东北籍留学生

1.已归国的留日学生

2.未归国的留日学生

3.即将归国的留日学生

(二)欧美东北籍留学生

1.拨款救济

2.发放补助费

3.举行留学考试

六、国民政府对东北学生教育救济的成效与评价

(一)教育救济的积极成效

(二)教育救济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下,东北地区各大、中、小学校接连被封闭、占用或强制解散,其地学校教育事业陷入绝境。其后伪满洲国成立,即在东北本地建立奴化教育机构,在东北地区全面实施奴化教育,以改篡教材、变更学制、添授日语等方式,企图泯灭东北沦陷区学子的祖国观念和民族意识,侵蚀其反满抗日的斗争意志。由于我东北学子不愿依附敌伪,纷纷失学,一时间亟需救济者遍布关内外。与之同时,日本侵略者为培植奴化的知识人才,控制东北学子出国留学工作,对东北留学事业进行极大的破坏。东北原考选留学生工作骤然停止,令有志报国学子失去出国机会,加之在海外留学者学费中断、经济困顿,均需急切救济。为此,国民政府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救济东北籍学子,借助这种教育救济来缓解东北学生失学的严峻情形。在其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此举尽管难于拯救全体东北青少年于水火之中,但就其事业远效而言,不仅抢救了大批东北青年学子,保存了东北教育事业一线生机,而且使受救济者免受奴化教育,为东北增添了抗日力量。而国民政府教育部拨款接济留学海外的东北籍学生,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和归国服务,同时考选东北学子留学欧美,为后来东北留学事业的发展保留了火种。缘此,本文以东北学生流亡区域为划分依据,将事变后这一学生群体分为关内东北学生、关外东北学生及海外东北籍学生,对各类学生如何获得国民政府的教育救济进行分析和研究,借以了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应变举措的历史实情及其成效,从而加强和丰富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抗战时期教育史的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王海凤;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子侠;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育史;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教育救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