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火印》的文学语言探微
【6h】

《火印》的文学语言探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1.1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1.1.1 文学语言研究现状

1.1.2 我国儿童文学语言研究现状

1.1.3 曹文轩儿童文学语言研究现状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二、《火印》的语汇选择

2.1 传神的叠音现象

2.1.1 不同形式的叠音现象

2.1.2 不同词性的叠音现象

2.1.3 叠音现象的入旬分析

2.2 形象的拟声词

2.2.1 拟声词的音节结构

2.2.2 拟声词的句法功能

2.2.3 拟声词的表达作用

2.3 多彩的色彩词

2.3.1 色彩词的构成方式

2.3.2 色彩词的运用

2.3.3 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2.4 体现乡土人情的语汇

三、《火印》的句子配置

3.1 语序的安排

3.2 结构的整散

3.3 句形的长短

3.4 歌谣的整齐质朴

四、《火印》的辞格运用

4.1 比喻

4.2 比拟

4.3 排比

4.4 反复

4.5 其他辞格以及辞格的综合运用

五、关于《火印》的其他思考

5.1 《火印》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

5.1.1 单隔

5.1.2 标点的表达效果

5.2 《火印》中与文学语言相得益彰的插画

5.3 句子语气的灵活多变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打开了中国儿童文学迈向世界的大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关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将丰富文学语言的研究成果,拓展语言学研究的领域。笔者试图以曹文轩2015年的新作《火印》的文学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来探究该文学作品的语言。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总共分为六章来进行阐明。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文学语言、我国儿童文学语言及曹文轩儿童文学语言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进行说明。
  第二章到第五章为主体部分。首先对《火印》的语汇选择进行分析,主要从叠音现象、拟声词、色彩词、体现乡土人情的词语这四个层面来说明文本用词的丰富性。
  其次探究了《火印》的句子配置,由语序的安排、结构的整散、句形的长短、歌谣几个方面体现。说明了文本的语序灵活自由,以散句和短句为主,是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的综合表达,此外还有整齐质朴的歌谣。
  再次分析了《火印》文本中辞格的运用,主要探究了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四种文本中主要运用的辞格,同时联系《火印》的文本语言指出其中其他辞格和辞格的综合运用情况。
  最后是对《火印》的其他思考,主要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文学语言相得益彰的插画、句子语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点明文章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