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三次转型看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
【6h】

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三次转型看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拥有众多绚烂的片段,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会发现三次明显的语言现象转变,分别为五四文白革命、先锋派小说语言实验和网络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在这一次次的转变背后遵循着自身固定的规律,从转变的角度分析现象中会更容易接近文学语言的本质。所以,本文试图在文学语言的转变中探寻出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分析五四时期的文白革命,这是探讨文学和语言关系理论的开端。首先,回顾了历代文学、语言关系理论,可归纳为三种:工具论、本体论、牢笼论。五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将三种不同的关系糅合在文白语言变革中,从中发现了文学和语言关系多元化的可能,以往三种理论互相独立的界限被打破,一元化分析文学和语言关系的视角得以拓展。虽然,五四文白革命只是文学语言现象的一种,但它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一元化思维不足以解释当时文学语言复杂多变的局面,以融合的姿态分析文学语言将会打开不同的出入口,可以更好的总揽全局。所以,在历史的某些时刻,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可以是三种维度共存的局面,工具论、本体论、牢笼论它们在文学语言不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这就是语言和文学关系的三者之维。
   随后,在第三章针对先锋小说语言实验进行分析,先锋小说语言是对五四白话体文学语言的发展和创新,属于文学语言上的一次转型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具有强烈的文学语言创新意识,创作了不少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但作家们积极的文学语言实验并未带给先锋文学持续的发展,而是发生了先锋的转型。反思历史事实,文学语言并非作家的专利和独享之物,文学语言的发展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先锋文学语言创新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发现了文学语言是完成文学文本转换为文学作品的桥梁;转换的过程中文学语言具有双主体性,包括作者和读者,文学语言受到双方共同影响;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文学语言之间具有了对话交流的互文性特征。这是文学语言在文学体系中的重新定位,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文学语言在文学体系中的具体地位,让文学语言和文学的联系变得清晰而具体。
   最后,在第四章着眼目前文学语言的最新变化——网络文学语言的兴起,以此进行探讨。网络文学语言属于全世界的文学语言现象,虽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但影响力不可小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教育、文化、文学等,面对新兴文学语言现象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文学界,网络文学语言带来了新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运行模式,改变了文学语言的评判标准,在新的科技空间创造出新的文学类型。追究原因,一切源于文学传播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起文学语言的变化。网络文学语言是新媒介作用下的产物,在新型文学语言中媒介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示。于是,文学语言和文学关系有了新发现,即:文学语言和文学的传播的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对于以上三次文学语言现象变化的个案分析,在第五章进行了总结,发现文学语言的变化与文学内部因素关系密切。通过运用两大文学理论,以《镜与灯》代表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文学活动生产理论,最终确定了语言和文学关系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体系四要素、文学生产活动所有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建构了文学语言模式,随着模式的不断运行发展出不同的排列组合,建构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学关系,外化为不同的文学语言现象。最后根据这一结论,分析比较了三次文学语言现象,演示了这一过程。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三次转型为基础,分析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形成文学语言模式的结论,完成最终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