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6h】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点的研究

2.关于媒介素养、意义及其教育的研究

3.关于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一)新媒体的特征

1.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2.传播通道的数字化

3.传播地位的平面化

4.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

1.媒介认知素养

2.媒介意识素养

3.媒介能力素养

4.媒介伦理法制素养

(三)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有助于正确引导高校舆情动态

3.有助于有效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

1.媒介认知不断丰富,但媒介信息研判分析层次尚浅

2.媒介意识逐步增强,但意识提升和意识泛化主动性欠缺

3.媒介运用能力有所提升,但工作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4.媒介伦理法制意识较强,但缺乏新媒体言行强制约束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影响因素

2.信息化校园、院系、班级管理新模式

3.媒介化教师、大学生群体间交往新方式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新要求及提升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1.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网络化要求

2.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职业化要求

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生活化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路径

1.建立多层次社会支持系统,打造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立体场域

2.加强高校新媒体建设,保障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常态化”

3.加强辅导员自身锻炼,切实提升个人媒介素养自觉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三网融合和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急需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为基础,深入挖掘新媒体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通道的数字化、传播地位的平面化、传播过程的交互性等方面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所包含的媒介认知素养、媒介意识素养、媒介能力素养以及媒介伦理法制素养等具体内涵,并将其作为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当代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表现为:媒介认知不断丰富,但媒介信息研判分析层次尚浅;媒介意识逐步增强,但引领新媒体舆情的主动性欠缺;媒介运用能力有所提升,但工作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媒介伦理法制意识较强,但缺乏新媒体言行强制约束。因此,必须深入剖析“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挑战,信息化校园、院系、班级管理新模式,媒介化教师、大学生群体间交往新方式等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影响因素,重视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增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动态、有效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时代提升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必须主动迎接挑战,针对目前辅导员媒介素养存在的现状,应从网络化、职业化、生活化的新要求着手,从社会到个体,从认知到能力,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

著录项

  • 作者

    刘佳雯;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毕红梅;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16;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辅导员; 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