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6h】

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审题的重要性

1.1.2 审题现状不容乐观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审题

2.1.2 审题能力

2.1.3 审题认知策略

2.1.4 学优生、普通生、学困生

2.2 相关理论

2.2.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理论

2.2.2 加涅的学习层级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3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

2.2.4 元认知理论

3.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研究假设

3.1.4 问卷的编制

3.1.5 问卷编码

3.1.6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7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 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的测试调查研究

3.2.1 测试目的

3.2.2 测试对象

3.2.3 测试卷的编制

3.2.4 测试的实施

3.2.5 测试结果分析

3.3 访谈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内容

3.3.4 访谈实录整理

3.3.5 访谈结果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学生学的建议

4.2.2 教师教的建议

5.不足与展望

5.1 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审题作为数学解题的第一步,不仅是解题的切入点,为解题提供思路,而且是影响解题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已有的关于审题方面的研究文献,缺乏对审题能力的划分,以及对男女生、文理科生、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异的量化研究。
  本文主要以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思想为指导,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诊断测验法、访谈法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展开了研究。本文将审题能力划分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个方面。非智力因素包括审题态度与审题习惯两个维度;智力因素包括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语言转化能力与监测反思能力四个维度。基于性别、文理科、成绩水平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异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男生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好,理解能力及语言转化能力较强,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较强。但男女生在审题态度、审题习惯、联想能力、监测反思能力上无显著差异。
  (2)理科生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好,语言转化能力及监测反思能力较强,尤其是终审情况优于文科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较强。但文理科生在审题态度、审题习惯、联想能力上无显著差异。
  (3)学优生的审题认知策略、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语言转化能力、监测反思能力均优于普通生与学困生,普通生的联想能力与终审能力优于学困生。但学优生、普通生与学困生在审题态度上无显著差异。
  (4)对学生的审题理解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困扰的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其次是符号语言与图表语言。
  (5)影响数学成绩的因素主要有文理科、审题认知策略、理解能力、语言转化能力、监测反思能力,尤其是终审能力。性别、审题态度、联想能力不是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
  在对学生审题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发现,常见的审题失败原因有:(1)隐含条件剖析障碍;(2)答非所问;(3)概念不清;(4)篡改题目;(5)语言转化困难;(6)缺乏认知策略;(7)学习的负迁移;(8)存在不良情绪。
  最后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