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举格式“你A(,)我B”的多角度考察
【6h】

对举格式“你A(,)我B”的多角度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你A(,)我B”对举格式的类型

2.1.1 Vl、V2的关系

2.1.2 V的结构类型

2.1.3 “你V我V”的变形

2.2 “你N我N”格式

2.2.1 N1、N2的关系

2.2.2 N的音节类型

2.3 “你A我A”格式

2.3.1 A1、A2的关系

2.3.2 A的音节类型

2.3.3 “你A我A”的变形

2.5 “你+一+量词,我+一+量词”格式

2.5.1 量词的语法性质

2.5.2 前后项中的量词的关系

2.5.3 “你+一+量词,我+一+量词”格式的变形

2.5.4 “你+一+量词,我+一+量词”的复杂形式

2.6 A、B的位序原则

2.6.1 韵律原则

2.6.2 构词顺序原则

2.6.3 时间先后原则

2.6.4 趋利避害原则

2.6.5 语境制约原则

第三章 “你A(,)我B”的语义分析

3.1 A和B的语义关系

3.2.2 连贯关系

3.2.3 选择关系

3.3 “你A(,)我B”的格式义

3.3.1 表反复

3.3.2 表周遍

3.3.3 表无序

3.3.4 表列举

第四章 “你A(,)我B”格式的功能

4.1.1 充当句法成分

4.1.2 “你A(,)我B”格式充当小句

4.1.3 “你A(,)我B”格式独立成句

4.2 “你A(,)我B”的语用功能

4.2.1 主观性

4.2.2 标记重点或焦点

4.2.3 评价功能

4.2.4 使不具备述题性质的结构获得述题性质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举格式以结构对称、语言凝练、极富表现力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使用广泛,也引起了广大语言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目前学术界关注度不高的对举格式“你A(,)我B”为研究对象,运用三个平面的语言理论,从共时平面对该格式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研究,以期探究出其的句法特点、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从而丰富对举格式的研究理论,并为语文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做出贡献。本文总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概括了语言学界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对“你A(,)我B”的句法特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研究。通过分析语料,重点考察能够进入“你A(,)我B”格式的A和B的语法性质,据此将“你A(,)我B”格式分为四种类型:“你V我V”,V为动词性结构;“你N我N”,N为名词性结构;“你A我A”,A为形容词性结构;“你+—+量词,我+—+量词”。然后对这四种类型分别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第三章,对“你A(,)我B”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该格式中A、B的语义关系,发现A、B存在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类属关系等多种语义关系;接着,分析了该格式的对举前项“你A”和对举后项“我B”的语义关系,由于本身对举格式的限制,“你A”和“我B”只能是并列关系;最后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探讨了该格式的整个格式义,总结出该格式具有周遍、反复、杂乱、列举等格式义。
  第四章,对“你A(,)我B”的功能进行了归纳。首先,归纳了该格式的句法功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可以充当分句,也可以独立成句;其次,分析了该格式的语用功能,具有主观性、标记重点或焦点、评价、使不具备述题性质的结构获得述题性质等语用功能。
  第五章,该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论文中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