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授从政类型化研究
【6h】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授从政类型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一)有关教授从政、教授参政、学者从政等相关问题

(二)有关教授从政的个案研究

(三)理论研究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三)难点

(四)创新点

第一章 教授从政理念的定义

一、专家政治概念的产生及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一)专家政治概念缘起

(二)理论到实践——“专家政治”在美国的勃兴

二、20世纪初学界的众多解读

(一)《新月》:建立制度与队伍形成专家政治的沃土

(二)《独立评论》:引入智囊与培训官员才是正道

三、教授从政类型化标准界定

第二章 虚名从政:国际交流与中国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驻美大使与胡适

(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成立

(二)张伯苓与蔡元培:各方斡旋的中基会内部

(三)驻美大使胡适先生

二、政治选择与最知外交的蒋廷黻

(一)政治选择:近代史著作还是蒋介石邀约?

(二)外交与“内斗”

三、史语所、立法委员与傅斯年的选择

(一)傅斯年的早年求学经历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傅斯年

(三)立法委员的选择

第三章 应激从政:政治博弈与危难关头的抉择与挑战

一、五卅运动、淞沪总办与丁文江

(一)五卅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的表现

(二)中国地质学先驱丁文江

(三)淞沪总办:丁文江和孙传芳

二、《独立评论》学人群体的“参政”、“议政”之路

(一)《独立评论》筹备始末

(二)《独立评论》的政治态度

三、五二○运动、两党博弈与从政教授的反应

(二)两党博弈:五二○运动中的两党姿态

(三)五二○运动中从政教授的反应

第四章 技术从政:学科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夹缝中生长

一、地质研究所、国防设计委员会与翁文灏

(二)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契机

(三)资源委员会与翁文灏的从政之路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小麦改良与沈宗瀚

(一)沈宗瀚的农学渊源

(二)小麦改良与大后方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授从政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分特殊的一种政治现象,30年代的中华大地上曾一度出现井喷式的教授从政风潮,教授从政现象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原因纷繁复杂,包含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实际结果来看,教授从政这一行为对政局内部风气肃清、专门学科的进步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不同类型从政教授的从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正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将从政教授具体分为三类进行阐述,一类为虚名从政,即教授的从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触及政治的根本,却在文化领域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大多从事文化外交事业,对于国际交流和中华文化的普及与传播也有着显著的作用。第二类为应激从政,即教授的从政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现实背景事件的影响而发生的,他们在国难关头大义凛然的表现能极大的激发国人的民族热情,但应激从政也显得非常具有时效性,一旦危机解除,应激从政的教授往往不再甘心继续置身于政局之内,纷纷离职卸任,似乎对于政治没有丝毫兴趣。第三类为技术从政,即教授大多依托于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而进入政治领域,也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大放异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时中国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政局的影响依旧十分有限,无法对政局内部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教授从政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国时期的政治开明和文化繁荣,对于学科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国民政府本身强烈的专制属性以及热衷于政党争斗的掌权人,教授从政只会是一种政治手段,除稳定局势外再难有更实际的作用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