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共融 风格浪漫——乔治·罗奇伯格《狂欢节音乐》和声语言研究
【6h】

技术共融 风格浪漫——乔治·罗奇伯格《狂欢节音乐》和声语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乔治·罗奇伯格概述

(二)研究罗奇伯格《狂欢节音乐》的原因

一、《狂欢节音乐》作品概述

二、和声技法

(一)非调性因素

1、独特的十二音技法

2、集合技法

(二)调性因素

1、爵士乐素材

2、调性模糊素材

(三)非调性元素与调性元素的综合运用

1、十二音技法与集合技法

2、十二音技法与调式调性

3、集合技法与调式调性

三、曲式结构力

(一)整体布局

1、主导动机的贯穿

2、全曲速度的对称性布局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音乐领域新浪漫主义潮流兴起。美国作曲家乔治·罗奇伯格以一首《狂欢节音乐》奠定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音高技术这一角度切入,综合分析了《狂欢节音乐》中的十二音技法、集合技法和调性技法及其三者之间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技术。论文认为:当十二音材料与音级集合材料相互转换时,主要体现为音列与音程关系的转换,集合往往处理成为十二音材料的截断;当十二音材料与调性材料相结合时,主要体现为音列与音阶关系的转换,非调式音级往往作为装饰音或外音处理;当集合材料与调性材料相结合时,主要体现为音程与音阶关系的转换,音程材料往往处理成为音阶当中的模进或转调旋律等等。整体结构方面,作者将集合(4-1)作为主导动机统一全曲,既使得全曲的统一结构力得以加强,又使得三种材料有机共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