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体外细胞毒研究
【6h】

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体外细胞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研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前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分析

4.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性质

前言

1.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毒试验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总结

综述 磁性脂质体的靶向抗肿瘤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制出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并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体内脏器的分布和排泄。 2.用最佳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并对其外部形态特征、粒径大小、磁响应性和药物包封率进行检测。 3.选择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体外克隆形成法研究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对人大肠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方法: 1.自行设计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并进行形态学检测及磁性检测。将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血清中铁的浓度,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药学程序进行拟合,计算出药物动力学的各个参数。另将本品注入动物体内,按设定的时间处死动物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不同脏器中的铁含量。将四氧化三铁磁液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分别收集给药前48小时和给药后48小时内的尿液和粪便,测量其中的铁含量。 2.自行设计用反相蒸发法制备出纳米级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在蒸发前对溶剂超声粉碎、多柔比星的浓度、蒸发后对混合液超声和脂水相比例在四因素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包封率的制备工艺。用原子粒电镜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用Zetapal无机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利用紫外—SephadexG-50法测定其包封率,利用磁测仪测量其磁响应性。v3.利用自行研制的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以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多柔比星、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在有磁场和没有磁场作用条件下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细胞生长规律的影响。利用体外克隆形成法在自行设计的循环装置下进行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的磁响应性研究和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率研究。 结果: 1.制备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平均粒径为10nm,磁响应性高。动物静脉注射四氧化三铁后呈双室模型代谢。四氧化三铁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等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较多的脏器,并且在排泄缓慢。 2.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最佳工艺为蒸发前不进行超声粉碎、多柔比星的浓度为0.5mg/ml、脂水相比为1:1.5和蒸发后进行超声粉碎20min,制作出的脂质体包封率最高,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293.4nm±20.6,包封率为30.8%±3.27,磁响应性50.28emu。 3.在无磁场作用下多柔比星、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对人大肠癌细胞生长抑制无明显差异。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多柔比星纳米脂质体对人大肠癌细胞生长抑制与多柔比星和多柔比星脂质体有明显差异。在磁场循环装置下可见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有较好的磁场响应性,磁场作用下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率高于没有磁场作用的杀伤率。 讨论: 1.Fe3O4超微颗粒呈黑色颗粒,颗粒尺寸大约为10nm,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并且分散得非常好。在动物体内静脉注射本品后呈双室模型代谢;四氧化三铁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依次为:肝脏、脾脏、心脏和肾脏,主要是肝脏和脾脏等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较多的脏器;四氧化三铁在体内排泄缓慢,可以从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2.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外观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分布为200-400nm,分布均匀;包封率高;对外加磁场的反应性好,可以很好地被磁场吸附。3.多柔比星和多柔比星脂质体在有磁场作用和无磁场作用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他们对于磁场作用无明显效果;在磁场作用下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对人大肠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提高;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定向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