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
【6h】

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结果与分析

讨 论

对策与建议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 述

附件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对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机构院前急救设备设施现状、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技能自评掌握程度、社区患者对院前急救知晓、院前急救服务及急救知识技能需求现状,以及对社区卫生机构在城市院前急救体系中重要作用的研究,了解社区卫生机构院前急救能力与社区患者对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提出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的可行方式,即构建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并针对该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增强基层卫生机构对突发卫生应急事件的反应性,也为我国卫生应急系统的完善提供一定条件。
   研究内容与方法:(1)通过文献查阅及情报分析,收集国内外关于院前急救体系及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院前急救体系的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城市以医院为主的院前急诊医疗服务现状、社区卫生机构参与院前急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北省、广东省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急救设备设施配备现状、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院前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等进行调查,了解抽样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院前急救硬件设施、卫生人力、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社区患者的院前急救认知、需求等内容进行调查;针对医院院前急救的病种、呼叫地点、急救反应时间、急救患者死亡情况等内容对湖北省、广东省4家样本医院急诊科主任进行访谈。
   (3)运用定量描述性分析,包含卡方检验(Fisher’s检验),对应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院前急救硬件配备、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院前急救技能自评及掌握程度等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工作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4)运用SWOT分析,指出构建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院前急救体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构建实现该体系的支撑条件框架,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完善我国城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研究结果:
   (1)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后发现,国外院前急救模式发展较为完善,分别有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而国内院前急救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院前急救组织形式种类较多,但在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方面很不完善。
   (2)所调查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2家社区卫生机构有单独急诊科;2家社区卫生机构无单独急诊科但有急诊值班;4家社区卫生机构无单独急诊科但有相对独立急诊工作区。8家社区卫生机构急救基本仪器配备均不齐全,均未配备救护车。
   (3)抽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调查230名卫生技术人员,占所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7.6%。所调查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0.9%;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占66.4%;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仅占1.3%;平均年龄为34.3岁,其中25-35岁卫生技术人员最多,占53.3%。可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职称相对偏低,年龄结构较年轻。
   (4)对8家社区卫生机构230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现状调查后发现,抽样地区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知晓率为99.1%。92.6%的卫生技术人员认为社区卫生机构有必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仅3.0%的卫生技术人员认为没有必要。经过Fisher’s检验得知,卫生技术人员性别(c2=23.156,P=0.004)、文化程度(c2=22.538,P=0.006)、职称(c2=19.087,P=0.025)、年龄(c2=19.852,P=0.023)对卫生技术人员在社区卫生机构参与院前急救工作的态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在院前急救技能掌握方面,掌握得较好的有生命体征的检测、心肺复苏技术与止血清理和包扎一般伤口,分别占60.0%、56.1%与50.9%;掌握的较差有骨折固定技术、急性中毒处理与急救设备的运用,分别仅占29.1%、19.6%与8.7%。平均有71.7%的卫生技术人员对各项基本院前急救知识技能有培训需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院前急救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较为强烈。
   (6)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机构患者中,58.0%的社区患者听说过院前急救,有58.0%的社区患者不了解院前急救服务内容,仅有2.5%的患者了解院前急救服务内容;有60.5%的社区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机构在院前急救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38.3%的社区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机构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仅有1.2%的患者认为作用不大;55.5%的社区患者对社区卫生机构急救技能水平表示认可。
   (7)在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工作胜任能力方面,认为自己能够胜任院前急救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占28.3%,认为自己院前急救工作胜任能力一般的占60.4%,认为不能胜任院前急救工作占11.3%。对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工作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卫生技术人员的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所在岗位、院前急救服务态度倾向对其院前急救胜任能力有影响。
   (8)对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院前急救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后发现,影响该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上级医院的支持与指导、社区卫生机构急救设备设施的配备、社区卫生机构院前急救的功能定位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机构急救服务的认可和利用七个方面。
   讨论与建议:
   讨论:(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硬件设施相对不足:(2)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年龄结构相对不合理、文化程度及职称偏低;院前急救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低;(3)社区患者对社区急救服务的知晓率与认可度需提升;(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或扩展;(5)部分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及缺乏相应政策支持;(6)筹资补偿机制不完善;(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前急救服务理念不明确;(8)目前城市院前急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1)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社区急救工作;(2)建立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3)优化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建立高素质的社区急救人才队伍;(4)开展社区急救知识普及教育;(5)社区卫生机构的急救设备设施应配备齐全;(6)确立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院前急救服务理念;(7)建立院前急救卫技人员职业发展机制;(8)推动构建统一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
   创新与不足:
   创新之处:目前研究大多局限于研究医院急救,很少涉及到社区院前急救相关内容,本文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院前急救的必要性,提出探索构建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医院院前急救体系的设想,并主要从社区卫生机构角度出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探讨在构建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过程中的条件、问题及遇到的困难,为完善城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卫生应急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不足:由于时间与经费的局限,现场调查仅到湖北省和广东省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4家医院急诊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可能不足;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访谈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院前急救影响因素的全部;由于现场调查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中进行的,部分数据可能不能完全反映相关人员的真实想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