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语篇对比分析——以中日撞船事件系列新闻报道为例
【6h】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语篇对比分析——以中日撞船事件系列新闻报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Introduction

1 Literature Review

2 Methodology

3 Dat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s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展开▼

摘要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扣押了一艘中方渔船和包括船长在内的船员共23人,并要求以日本国内法为基础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继而引发中日之间日渐升级的外交冲突,中日关系降至历史低点。西方媒体对此次事件及其引发的外交冲突进行了持续性地报道。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英美报刊在报道倾向上存在的细微差异,进而揭示英美对中日两国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所持的态度,本文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基础展开比较。
   评价理论以Halliday功能语法中关于人际功能的理论为基础,分析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可用于揭示语篇中反映出的意识形态。该理论主要用于新闻、历史等文献中评价性资源的分析。根据评价理论(Martin&White,2005),语篇的评价性资源主要有三种,即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态度资源关注文本中人的态度,包括情感反应、行为判断和价值评价;介入资源关注语篇中态度的来源;级差资源则注重分析文本中用于加强或减弱态度与介入资源的内容。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通过分析英美媒体对中日撞船事件的连续性报道中使用的评价性资源,来分析英美媒体在针对具体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分别从BBC国际新闻网、Guardian网站、Fox News网站和New York Times网站收集了相关媒体对于此次船舶相撞事件的报道。此次撞船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前后跨越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其间日方虽然多次表示将延押中方船长,但迫于形势,决定提前将其释放。此决定对英美两国的报道产生了一些影响,使得报道中的评价资源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为了充分了解这些变化,并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差异,本文将对这些报道进行两次分组,并借用AntConc和UAMCorpus Tools工具建立了小型语料库。
   本文的分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纵向比较。首先将报道按来源不同分为“英国媒体”和“美国媒体”两组,然后针对两组报道分别展开比较:第一步是对比日方做出释放决定前的两组媒体的相关报道;第二步为日方做出释放决定后的两组媒体的相关报道,目的是通过比较两组媒体在评价性资源上的差异来判断两国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所关注的重点是否有所不同,继而判断各自报道的倾向性;第二部分为横向比较,即将报道按发表日期排序,以日方做出释放决定当天为分界线,将报道分为“释放前”和“释放后”两组。比较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比英国媒体在“释放前”和“释放后”的相关报道在评价资源构成上是否存在差异;第二步则对比美国媒体在“释放前”和“释放后”的相关报道在评价资源构成上是否存在差异,目的是分析英美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各自存在的倾向性。
   研究发现,在纵向比较中通过对相关评价资源的分析,发现英美两国媒体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事件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而在横向比较中,英国媒体报道中的评价资源构成在“释放前”与“释放后”差异较小;而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中评价资源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据此推断:英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保持了较为中立的态度,虽然也存在相关负面评价,但都只限于此次事件本身;而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中负面评价资源所占比重随着事件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并且这些负面评价资源由前期关于事件本身的评价逐步转变为后期关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威胁”和“日本民主党政府的软弱”等相关内容,并在日方做出释放中方船长的决定后将其视为“重大外交失败”。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纵向比较中得出的结论,即两国媒体从不同角度报道同一事件,体现了两国在不同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倾向上存在差异。简言之,英国媒体相关报道显得较为客观、中立,而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则由前期在倾向上较为客观逐步转变为“亲日贬中”。结合英美两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两国与中日双方的利益攸关程度,可以大致窥见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搜集并分析不同新闻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为运用评价理论进行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范例,同时也通过对比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时使用的评价性资源,揭示了它们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上的差异。最后,由于影响各大新闻媒体对于此次事件报道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从各主要来源收集到的相关报道在数量上并不平均,可能对本文的分析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