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研究
【6h】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教育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严酷,高科技、快节奏、高压力给人们带来的除了成功的机遇,还有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心理负重和挑战;尤其是对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危险期”的初中生而言,这种影响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也更加深刻。这也就对他们的心理耐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接受文化教育的场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关系,以及人口学变量对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耐挫力两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心理耐挫力问卷对武汉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32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本研究结果如下:
   1.初中生父母教养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父母对初一年级更倾向于采用情感温暖、理解,对于初二年级,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母亲惩罚严厉较初一、初三年级多,在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上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对于初三年级,母亲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年级;不同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一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的差异,表现为中专、大学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父亲比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更倾向于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
   2.初中生心理耐挫力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水平有很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心理耐挫力大多数处于一般水平,心理耐挫力较好的人数显著比一年级和三年级人少;父亲不同文化程度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有显著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初中生的心理耐挫力水平也随之较高。
   3.相关分析表明:心理耐挫力总分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耐挫力总分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
   4.回归分析表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这一教养方式有利于初中生的心理耐挫力提高。

著录项

  • 作者

    穆苗苗;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太平;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学生 ;
  •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初中生; 心理耐挫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