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西他赛通过Cdc42调控乳腺癌细胞丝状伪足形态来抑制肿瘤转移
【6h】

多西他赛通过Cdc42调控乳腺癌细胞丝状伪足形态来抑制肿瘤转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言

第一部分 多西他赛和多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本部分结论

第二部分 多西他赛抑制Cdc42的表达来调控细胞伪足形态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本部分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多柔比星和多西他赛对乳腺癌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索多西他赛对乳腺癌转移产生抑制作用的机制。
  方法:
  ①CCK8确定多柔比星和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抑制浓度IC10
  ②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在IC10浓度下,两种化疗药物对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的影响
  ③使用Transwell小室比较分析IC10浓度的两种化疗药物对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并利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伪足形态改变。进一步观察IC10浓度下的多西他赛干预不同时间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微丝形态的影响。
  ④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CDC42表达的影响。
  结果:
  ①多柔比星和多西他赛能抑制10%的乳腺癌细胞的浓度即 IC10分别为:0.5μg/mL和1.0ng/mL。
  ② IC10浓度的多柔比星和多西他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ng/mL的多西他赛干预24小时后,G0/G1和G2/M的细胞比例为(48.8±1.7)%和(34.7±1.6)%;0.5μg/mL的多柔比星干预24小时后,G0/G1和G2/M的细胞比例为(48.7±1.5)%和(35.0±1.5)%;空白对照组为(48.1±1.3)%和(35.9±0.9)%。IC10多西他赛在干预12小时和24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为:(2.29±0.22)%和(2.49±0.52)%,均小于5%,排除因药物毒性作用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
  ③在迁移和侵袭实验中,1.0ng/mL多西他赛干预组的穿过细胞数分别是(39.6±6.67和11.0±2.3)显著低于多柔比星组(79.6±9.5和30.4±3.1)和对照组(90.2±10.9和33.6±5.7),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柔比星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2小时和24小时多西他赛干预后的迁移和侵袭结果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④多西他赛组抑制乳腺癌细胞微丝的外延、伪足的形成作用较明显,24小时干预较12小时抑制效果明显;多柔比星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⑤多西他赛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DC42基因的转录和表达。12h作用后mRNA相对表达量为0.900±0.175(P对照组 VS12h组>0.05,无统计学意义),24h的相对表达量为0.402±0.128(P对照组 VS24h组<0.05,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情况中,其中12h和24h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52±0.13和0.34±0.13,两个时间点的CDC4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① IC10的药物浓度对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此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可排除是因干预细胞增殖和凋亡而给结果带来的影响。
  ②多西他赛较之多柔比星能更好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③多西他赛抑制细胞的运动与其抑制细胞肌动蛋白的聚集、丝状伪足的延伸有关,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④多西他赛通过抑制CDC42的表达,来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基因表达量在12h时未降低,蛋白水平出现下降,可能与CDC42蛋白表达后修饰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