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真空论》思想辨析
【6h】

《不真空论》思想辨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僧肇生平及其活动

2、般若“空”论思潮

第一章 圣人“即万物之自虚”的境界

1.1俗智、惑智与圣智

1.2“即万物之自虚”的圣智

1.2.1“虚”为万物之宗极

1.2.2《不真空论》对于《庄子》之转化

第二章 僧肇对心无义、即色义、本无义的驳正

2.1对“心无”义的批判

2.2对“即色”义的批判

2.3对“本无”义的批判

第三章 诸法不有不无

3.1物非真物

3.2真谛俗谛,圆融无碍

3.3缘起性空

第四章 关于“万物非真,假号久矣”

余 论 《不真空论》之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所谈僧肇《不真空论》,是以僧肇阐释“不真空”的思想义理为线索,而把《不真空论》一文划分为四个章节,并逐步展开论述。
  论文第一章以“即万物之自虚”的圣人观为核心而展开论述。此章为整篇的结构和布局做了很好的伏笔。开篇以中国本土佛玄合流之“虚”而释大乘般若之“空”,指出圣人不离“万物之自虚”而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并了悟“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故而得出:“象非真象”、“虽象而非象”。
  论文第二章以僧肇对“心无”义、“即色”义、“本无”义的驳正为中心而展开论述。此章实为过渡章节,僧肇意由对此“三义”之批驳而过渡到他对“非有非无”之“不真空”义的辨析。
  论文第三章以“因缘故诸法生”诸法性空而“不有不无”为中心,对僧肇所持不真空义展开论证。本章是最为集中论述“不真空”的部分,通过“诸法非有非无”的详细剖析而逐步彰显第一真谛义。主要分为三个小节,即:“物非真物”、“真谛俗谛、圆融无碍”、“缘起性空”。具体来讲:
  ①“物非真物”,此理唯有圣人才可明晰。
  ②以“真谛俗谛”之辩、“真名伪号”之论而言“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僧肇以真谛俗谛明“不有不无”之理。
  ③以因缘生诸法而诸法为空,论不有不无。先论“有无一致”,再论“转法轮”之理,后论俗人因邪见、常见而无法认知“不有不无”,所以俗人唯有主观之心抱持“不有不无”,方能认识万物“非有非无”。那么物之“有无”真理为何?故而引出物从因缘生,此为万有真理,而后详论缘起性空。
  论文第四章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为中心而展开论述。此章以“名实不当”而阐明“万物不真、假号久矣”之不真空义。
  总之,本论文是按照僧肇《不真空论》行文线索,逐步分章节展开,力求在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僧肇作此论的思想脉络及结构布局,揭示其不真空义主旨,并提出本论文作者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