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儿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分析
【6h】

小儿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目 录

主要专业名词缩写

Abstract

附 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小儿的尿动力学结果,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小儿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3月本院泌外门诊22例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B超,MRI等)排除神经系统疾患。根据国际尿控协会标准方法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排尿模式、剩余尿、初感尿意、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排尿期逼尿肌压力、有无逼尿肌过度活动、有无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静态尿道压和尿道关闭压。按照尿急尿频、遗尿、排尿困难分组比较各项尿动力检查参数。 结果: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尿动力学结果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7.86±3.66岁。自由尿流率测定:男孩和女孩平均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4.69±7.59ml/s和32.2±12.3.ml/s(P<0.05),平均尿流时间分别为20.72±11.96s和12.68±7.36s(P<0.05)。尿频尿急组、遗尿组、排尿困难组三组之间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自由尿流率排尿模式:正常钟形曲线10例,低平曲线7例,间歇曲线4例,间歇低平曲线1例。尿频尿急组、遗尿组、排尿困难组三组之间残余尿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6例,膀胱顺应性下降1例,膀胱容量下降3例,大致正常12例。压力-流率测定:无尿流产生3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1例,排尿期逼尿肌压力增加4例,排尿期逼尿肌压力降低2例,大致正常12例。 结论:小儿非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类疾病常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各种排尿功能障碍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客观证据。在小儿不配合,无法完成压力流率测定时,结合自由尿流率,排尿模式和剩余尿(可用B超测定),加上病史可以初步判断排尿功能障碍类型,协助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