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慎刑”的现代价值
【6h】

“慎刑”的现代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

第一章 注重司法和谐:解决纠纷、稳定秩序

第一节 调处息讼是“慎刑”诉讼程序价值的体现

一、息讼、止讼、无讼的诉讼理念

二、古代的调解制度

三、调解制度在古代的司法实践

第二节 “明德慎罚”是“慎刑”在立法司法上的体现

一、“明德慎罚”和“慎刑”传统

二、立法层面:“恤刑”

三、司法层面:逐级复审制度

第三节 “慎刑”对司法调解的借鉴意义

一、辨析明理、注重司法调解

二、规范司法程序、强调自愿

三、稳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

第二章 实践“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宽严有度

第一节 “德刑并用、礼法结合”的慎刑传统

一、“刑罚世轻世重”准则

二、“德刑并用、礼法结合”思想

三、限制刑讯、以律断案

第二节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慎刑”的借鉴

一、“宽严相济”提出的背景

二、“宽严相济”的社会作用

三、“宽严相济”的司法效能

第三节 “宽严相济”在法律上的实践

一、“宽严相济”在立法上的体现

二、“宽严相济”在司法上的体现

三、典型案例

第三章 推进狱政司法:人文关照、感化教育

第一节 恤刑恤狱是古代“慎刑”司法原则的体现

一、以德治狱、以礼教化:狱政思想

二、颂系、放归、录囚:司法实践

三、社会效果与社会评价

第二节 中国现代监狱的人性化管理

一、感化教育和教诲制度

二、重视监狱的居住环境

三、注重犯人的情感关照

第三节 完善我国的监狱管理

一、古代监狱管理的启示和西方监狱模式的借鉴

二、完善监狱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提高监狱警察执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的传统法律中,“慎刑”理论源远流长,“民惟邦本”观念是“慎刑”传统在立法与司法的平衡点。“慎刑”反对酷刑、滥刑,坚持明德慎罚。当前我国实施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传统法中“慎刑”的理论具有相通性。“慎刑”的现代价值在于:注重司法和谐;实践“宽严相济”;推进狱政司法。“慎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慎刑”的借鉴,狱政司法的人文关照是“慎刑”当代司法人性化的重要价值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