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私人抄书研究——以诠释学为视角
【6h】

中国古代私人抄书研究——以诠释学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中国古代私人抄书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相关概念

第一节 抄书的含义及本文涉及的抄书群体

一、抄书的含义

二、本文涉及的抄书群体

第二节 诠释学的起源及发展

一、西方诠释学的研究

二、中国诠释学的研究

第三节 诠释学的分歧及本文立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古代私人抄书的内容——历史分期为纲

第一节 秦汉时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隋唐时期

第四节 两宋时期

第五节 明清时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抄书活动的诠释学解读

第一节 前理解和视域融合在抄书活动中的体现

一、抄书的基础是前理解

二、抄书的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第二节 不同的诠释导致不同的文本

一、因与已有知识不符改动文本内容

二、根据自己的推断改动文本内容

三、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动文本内容

第三节 抄书对文献意义的影响

一、文献的诠释意义不断被丰富

二、文献的真理意义无法被探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诠释学视角研究私人抄书的价值

第一节 学术价值

一、有助于文本本来面貌的还原

二、有助于研究抄书者所处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借鉴意义

一、重拾读书和钻研的乐趣

二、培养创造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古代知识复制的主要方式是抄书,除官府组织的抄书和书院、寺庙的抄书活动外,古代民间的私人抄书活动对保护、传承我国宝贵的知识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谈及的抄书活动包括为了学习而单纯复制文献资料的写书、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有偿劳动的佣书和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加入自己一定量的创造劳动形成与原文献有一定区别的新文献的抄撮和抄撰。
  我国古代抄书活动与诠释学有着密切关系。抄校的基础是“前理解”,抄书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是因为抄书的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并且通过不断的传抄和诠释,文本的诠释意义不断丰富。但也要正确认识到,由于诠释不同,抄书者会对文本做出删改,导致最终抄得文本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尽量还原文献的本来面貌,并研究抄书人所处的文化语境。除此之外,我们在看到抄书活动内在蕴涵的思想碰撞的同时,应该反思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的唯书、尊书现象,重拾读书钻研的乐趣,注重培养创造性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