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反思与建构
【6h】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反思与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现代性与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多维分析

第一节 现代性的出场

一、现代性的界定及表现

二、现代性的历史流变

第二节 公共行政现代性的阐释

一、公共行政现代性的界定

二、公共行政现代性的特征

第三节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历史贡献

一、确保了公共行政的效率目标

二、促进了公共行政组织的一致性

三、提升了公共行政的主体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展开

第一节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发展历程

一、公共行政现代性凸显——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提出

二、公共行政现代性融入——对科学性的追求

三、公共行政现代性发展——价值中立的确立

四、公共行政现代性转化——民主行政的主张

五、公共行政现代性修正——市场化与自由化的倡导

第二节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思想基础

一、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理性化与工具理性的扩张

三、科学化的主导

四、非人格化的扩展

第三节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表现

一、公共行政的去政治化

二、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三、公共行政的专业化

四、公共行政的效率化

五、公共行政的非人格化

六、公共行政体系的科层化

七、公共行政原理的普适化

八、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证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理性审视

第一节 理性主义思想基础的反思

一、对科学性的反思

二、对专业性的反思

三、对工具理性的反思

第二节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反思

一、事实与价值分离

二、注重个人主义的理性思维与经验的实用分析

三、崇尚说明性研究

第三节 理性官僚制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的反思

一、统治的合理性

二、人的物化

三、制度控制

第四节 追求效率的组织目标的反思

一、“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的反思

二、行政活动集权化的反思

三、“效率至上”观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的建构

第一节 建构的思想基石——多元主义思想

一、宪政主义思想

二、社群主义思想

三、话语理论思想

四、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第二节 建构的精神诉求——价值理性回归

一、探寻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统一

二、探寻超越制度控制的行动的意义

三、探寻超越原子化个体的群体性道德

第三节 建构的实践平台——民主行政

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二、话语体系的协商化

三、行政人员的道德化

第四节 建构的具体路径——“价值—工具”理性融合

一、建构前瞻性的公共行政

二、建构公共性的公共行政

三、建构责任性的公共行政

四、建构德性的公共行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西方公共行政现代性是站在哲学现代性的高度上引申出来的,它以“理性”为核心,以崇尚科学技术思想为主导,以现代性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根基,以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与工具理性化、科学化及非人格化为思想基础,体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内的一系列内在逻辑的展开,包括公共行政的去政治化、科学化、效率化、专业化、非人格化、公共行政体系的科层化、原理的普适化、研究方法的实证化,并反映了公共行政现代性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
  公共行政现代性在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全面反思的问题,由对公共行政现代性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的反思入手,从研究方法、运行模式以及组织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反思审视,得出公共行政现代性最大的弊端是价值理性的缺失,以多元主义思想为基础来呼唤价值理性回归即“价值——工具”理性融合,是我们对公共行政现代性进行建构的重要的手段,是完成“现代性设计”的最有效的措施,由此改变传统的官僚制模式从而转向民主行政模式,使公共行政真正具有前瞻性、公共性、责任性和德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