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环境下复制权法律问题研究
【6h】

数字环境下复制权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创新点

第2章 复制权的概述

2.1 复制权的历史发展

2.2 复制权的概述

2.2.1 复制权的概念

2.2.2 复制权的特征

2.3 数字环境下的复制权

2.3.1 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的概念扩展

2.3.2 数字环境下复制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于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的若干法律问题

3.1 临时复制问题

3.1.1 临时复制权的概念

3.1.2 关于临时复制的不同观点

3.1.3 对临时复制的思考

3.2 私人复制问题

3.2.1 私人复制的概念

3.2.2 私人复制对著作权的影响

3.2.3 对私人复制的思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的侵权问题

4.1 数字环境下复制侵权的特点及类型

4.1.1 数字环境下复制侵权的特点

4.1.2 数字环境下复制侵权的类型

4.2 数字环境下复制侵权的认定

4.2.1 复制行为

4.2.2 实质性相似

4.3 复制权的侵权主体界定

4.3.1 网络内容提供者

4.3.2 网络服务提供者

4.3.3 获取或发送信息的用户

4.4 复制权侵权行为及归责原则

4.4.1 网络内容提供者

4.4.2 网络服务提供者

4.4.3 获取或发送信息的用户

4.5 相关案例分析

4.5.1 案情回顾

4.5.2 案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相关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国外相关立法

5.1.1 美国的立法

5.1.2 欧盟的立法

5.1.3 德国的立法

5.1.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立法

5.1.5 世界贸易组织立法

5.2 国外解决数字环境下复制权问题的经验

5.2.1 版权补偿金

5.2.2 技术保护措施

5.2.3 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复制权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6.1 我国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立法的评价

6.2 我国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立法的完善构想

6.2.1 关于数字环境下复制权概念完善的构想

6.2.2 关于临时复制的构想

6.2.3 关于完善私人复制的构想

6.3 我国进行复制权立法的做法

6.3.1 设立补偿金制度

6.3.2 对著作权应加以技术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数字化时代,不同的领域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众所周知,在著作权领域,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因此数字环境下对复制权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针对网络复制权的立法并不是很完善,如何在数字环境下既能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又能为使用者使用作品提供方便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根据国情,我们有必要学习国外在复制权方面的立法并建立我国的复制权相关制度,实现权利人、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的平衡。
  论文从六个不同的视角对复制权进行阐述和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从关于复制权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出发,并且描述了本文的写作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写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追溯复制权的起源发展,通过对传统复制与数字环境下复制的分析比较,引出数字环境下复制的特殊性;第三章基于数字环境下由复制产生的临时复制、私人复制等著作权问题,进行阐述,并将学术界对此的争论列举出来;第四章主要研究在现代数字化背景下复制权的侵权问题;第五章大篇幅介绍国外及部分组织的相关立法和经验,通过研究国外立法,借鉴国外著作权在数字环境下,应对数字技术冲击的经验,为我国解决数字技术带来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第五章以上文为导向,提出完善我国数字环境下复制权的构想;最后结论是对文章的总结和为以后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