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俄汉变译之仿作研究
【6h】

俄汉变译之仿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论文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仿作的内涵及外延

第一节 仿作的内涵

一、仿作的确立

二、仿作的定义

第二节 仿作的外延

一、仿作与全译的关系

二、变译体系中的仿作

三、仿作与创作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仿作的过程

第一节 宏观过程

一、译前准备

二、仿作实践

三、校对修订

第二节 微观过程

一、理解全译

二、源译对应

三、形式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作的单位

第一节 翻译单位简述

一、全译单位的研究

二、变译单位的提出

三、仿作单位的确定

第二节 仿作的语篇单位

一、短语

二、句子

三、句群

四、段

五、篇

六、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作的方法

第一节 仿的方法

一、来源层面

二、语言层面

第二节 作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作的原则及功用

第一节 仿作的原则

一、忠实性

二、模仿性

三、创作性

四、客观性

第二节 仿作的功用

一、信息功用

二、生动功用

三、可读功用

四、文学功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全译,研究者总结翻译事实并提出了变译理论。变译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译写、阐译、参译、仿作十二种方法。仿作是“仿”的变通手段对应的变译方法之一。
  仿作,即“模仿+创作”,指模仿源语作品或译语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进行译语创作的一种变译活动。由于仿作确立的时间不长,国内外对仿作研究较少,本文在搜集大量例子的基础上,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从仿作的内涵及外延、过程、单位、方法、原则及功用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构筑俄汉仿作方法体系。内涵及外延旨在让读者全面地认识仿作,原则、过程、单位和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功用说明仿作研究的必要性。

著录项

  • 作者

    徐雪萍;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黑龙江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忠廉;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H355.9;
  • 关键词

    变译理论; 俄汉仿作; 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