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反思
【6h】

对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研究思路和难点

第一章 生命伦理学

第一节 无关伦理的科学技术

一、实证主义的科学技术

二、技术化的生命观

三、伦理学视域内的生命概念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概述

一、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二、生命伦理学的概念和特点

三、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命科学技术对生命的去魅

一、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及状况

二、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人体实验——生命的博弈

一、人体实验与知情同意

二、人体实验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再生的医疗技术

一、干细胞的定义、分类及状况

二、人类胚胎千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克隆技术——我是谁?

一、克隆技术概述及其发展

二、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争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命的返魅:对生命概念的哲学重构

第一节 生命的伦理价值、自由和尊严

一、生命的伦理价值

二、生命的伦理自由

三、生命的尊严

第二节 人之为人的哲学判据

一、生命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根据

二、康德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人类在认识生命、控制生命和改造生命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人类毫无底线的对生命进行干预和介入,将生命当作可操作、可控制的对象进行研究,这是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行为,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讨论。这种将生命物化、工具化,导致生命去魅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学争端。针对这种问题,诸多学者给出不同的见解,提出了趋于完善的生命伦理观。
  生命伦理学理论伴随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但是其研究领域内也存在着分歧,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本文对生命伦理学的道德伦理判据进行哲学反思,批判实证主义背景下的生命科技对生命的过度操作,解析如何实现伦理视域下生命的尊严、自由,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科学是人类超越现象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行为,这一实践需要在道德律绝对命令的约束下才是理性的实践,才不会侵犯主体人的尊严、自由和价值。人是目的,也是有限理性的存在,只有遵循道德命令的约束,实现人人均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生命伦理学才能实现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合理的生命科学伦理体系。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实证主义、技术化的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的一种非理性操作,生命科学技术化的判别标准将生命模块化、去魅化。针对于此,跨道德、法律、宗教、大众媒体等学科,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进行规范的生命伦理学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概述了生命科学技术对生命的去魅: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体实验、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是当代社会顶尖的生命科学,这些科技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让人类最根本的存在价值受到冲击,成为生命伦理学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三部分论述了生命的返魅:对生命概念的哲学重构:人存于世,最重要的是有尊严的自由的活着,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然而,有限理性的人类在现象世界中实践时,有意或无意地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生命科学亦是如此,单纯的寿命的延长并不代表生命的价值、尊严得到了实现。康德的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进行阐释,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论证了人类的永恒意义。人类是感性的存在物,也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的对象则是人类自身。人类在“道德律”的约束下通过精神活动和社会实践超越现象世界的必然性,将大部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挣脱技术实证标准的束缚,纯粹地在道德律的约束下,以社会中每一个人生命价值这一纯粹哲学判据为目的作为标准,指引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即为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反思。
  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要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针对不同的生命科学问题具有不同的约束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跟生命科学的发展步伐。然而,不管生命伦理学如何发展,其所参考的纯粹道德伦理判据不能动摇,坚持以人自身为目的,遵循道德法则,保证人的价值、自由和尊严的最大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