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侠五义》中的侠士形象研究
【6h】

《三侠五义》中的侠士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侠义小说研究综述

二、《三侠五义》研究现状概述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一章《三侠五义》侠士形象溯源

一、“侠”的内涵与特点

二、古代正史中的侠士形象

三、文学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第二章 《三侠五义》中侠士形象的共性特征

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二、义结金兰,共同进退

三、为国为民,共赴困厄

第三章 《三侠五义》侠士形象个案研究

一、“儒侠”展昭形象论

二、“佛侠”欧阳春形象论

三、白玉堂形象论

四、“智侠”蒋平、智化形象论

第四章 《三侠五义》侠士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侠的文化内涵

二、《三侠五义》中的侠义精神的内涵及其新变

三、《三侠五义》与《水浒传》比较

第五章 《三侠五义》侠士形象定型的社会与文学原因

一、晚清的社会状况是《三侠五义》中侠士产生的时代因素

二、 文学自身的发展是“三侠”、“五义”出现的内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清代侠义小说无论在清代文学史中,还是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上,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就是在平民文学史上,也占有特殊的地位。《三侠五义》是晚清侠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晚清侠义文学的重要对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侠五义》的侠义世界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侠士形象的分析总结出“三侠”、“五义”身上侠义精神的传承与新变。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侠士”这一概念入手,追溯了古代正史以及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侠士形象,并指出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侠士形象的不同面貌,以及侠义精神的传承及演变。第二章是对《三侠五义》中的侠士形象做整体的研究,讨论他们的群体共性。概括说明了他们急人之难、重情重义、为国为民的良好品质。同时对那些具有侠风的普通民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他们的难能可贵,正是他们和侠士共同构成了《三侠五义》的侠义世界。第三章对那些个性相对突出的侠士,如:豪爽大度的展昭,慈悲为怀的欧阳春,文武双全的白玉堂,诙谐刁钻的蒋平,多谋善断的智化??分别进行描述、剖析,突出展现了他们在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这些义举以外表现出来的自身性格特色以及其行侠仗义时独特举止,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和丰富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第四章主要对侠士形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突出了侠士形象蕴育的中华传统文化。探讨了《三侠五义》中的侠义精神内涵及其新变。明确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与以往的侠士不同的依法除奸、忠于明君、为国为民的特征。又由于《三侠五义》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雄传奇《水浒传》,所以本文把两者进行了比较,侧重在两者对生命、君主、女性的态度不同的描写进行了细致分析,更加凸显了“三侠”、“五义”独有的特色。第五章从时代因素和文学自身发展两个方面对《三侠五义》侠士形象塑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三侠”、“五义”形象的出现与社会状况、统治者政策、人民和作者的愿望以及其他文学体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一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