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生观念中高校有效教师特征及结构的混合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
【6h】

学生观念中高校有效教师特征及结构的混合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二、抽样方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阶段和程序

注释:

第三章 高校有效教师的特征

一、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主题分析

二、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主题层次分析

注释:

第四章 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结构

一、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因子共同度

二、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总方差解释

三、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因子验证

四、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四个结构要素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规模化发展后,高校教师队伍亟待优化。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质量,加强高校有效教师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运用混合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观念中的高校有效教师的特征及结构进行探索和分析。
  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对国内外有效教师的现状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并界定核心概念,提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过程。本研究采用了顺序性探究设计及其可视模型,使用了分层目的抽样方法,运用了调查问卷和SPSS统计软件等研究工具,目的是详细阐述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
  第三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定性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多重应答频数分析获得了学生观念中高校有效教师的10个特征: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专业性、认真负责、终身学习、沟通能力、关爱学生、学科专家、奉献精神以及廉洁从教。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第四章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所获得的学生观念中高校有效教师的特征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高校有效教师特征的四个结构要素:高校有效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想。
  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混合方法研究的过程,探索到了学生观念中高校有效教师应具备的特征及其结构,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这丰富了高校有效教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指导我国的一线高校教师及其工作,从而加快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