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6h】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2.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2.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2.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征

2.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主体性教育

2.2.4 发现学习

2.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2.3.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学案编写

3.1 学案的概述

3.2 学案的特点

3.3 学案编制遵循的原则

3.3.1 科学性原则

3.3.2 人文性性原则

3.3.3 时间性原则

3.3.4方法化原则

3.3.5梯度性原则(多元性原则)

3.3.6探究性原则

3.4 学案编写实例设计

3.4.1 学习目标

3.4.2 重点难点

3.4.3 学法指导

3.4.4 知识链接

3.4.5 课前学习

3.4.6 课堂探究

3.4.7 知识梳理

3.4.8 课堂检测

3.4.9 总结提升

3.4.10 课后作业

3.5 编制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第4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4.1 基本流程

4.1.1 课前引导 依案自学

4.1.2 指导讨论 尝试解疑

4.1.3 精讲点拨 课堂反馈

4.1.4 课后辅导 鼓励提高

4.2地理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案例

第5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应用效果与建议

5.1 实践应用的效果

5.2 实践应用的认识

5.3 实践应用的建议

5.3.1 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

5.3.2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3.3 实行教学与教育相结合,发掘非智力因素

5.3.4 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课程让我们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身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宰自己的命运。如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它由学案和导学两部分组成,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课前引导、课上指导和课后辅导为主。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对整节知识框架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随后在课上指导,即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再进行具体剖析。一方面形成师生互动的一种开放式课堂;另一方面又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本篇论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将高中地理教学所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说明。
  本研究分为四部分: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出背景,以及对现实教学的实际意义;⑵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况出发,介绍其概念、特征、编写学案的理论原则,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⑶阐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既定程序、流程,以及导学案案例展示;⑷采用案例分析法,剖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效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如今教育界,在教学模式中熠熠发光的个体,对其进行统合研究有着积极意义,既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馈,又是今后教学新模式出现的“敲门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