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满族“五五三”民族形成历程探究
【6h】

满族“五五三”民族形成历程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四、本文的研究结构

第一章 满族共同体的构成

一、建州女真

二、海西女真

三、野人女真

四、满族共同体各部核心部众的凝聚

注释:

第二章 辽代生女真五国部

一、辽代生女真的来源和分布

二、辽代的五国部和五国城

三、辽代五国部女真人的经济文化

注释:

第三章 元代五万户府地区的女真人

一、元代女直水达达的分布区域

二、元代五万户府地区女真人的经济文化

注释:

第四章 从明初三万户到明代建州女真

一、明初三万户女真人的迁徙活动

二、明代女真人的经济文化

注释:

第五章 满族形成中的“五五三”历史现象

一、满族形成历程中的“五五三”现象

二、从“五五三”现象看满族的振兴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满族的核心是明代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源于元末明初以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为主的三万户女真人。三万户女真人最初分布于今依兰县一带的松花江中下游地区,元末明初开始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建州女真。三万户女真人源于元代五万户府地区的女真人。元初,元朝政府在女直水达达路设立了五个军民万户府,元代的五万户府女真人与金代胡里改路以及辽代五国部女真人有着渊源关系。因此,从辽代至明初,满族的先世所经历的五国部、五万户府和三万户发展阶段,可称之为满族“五五三”民族形成历程。
  满族“五五三”民族形成历程,并不是辽代五国部、元代五万户府以及明初三万户女真人至建州女真简单的沿袭过程。各个阶段既有对前一阶段的继承,又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从经济方面来看,五国部至三万户女真人的主要经济类型为以渔猎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随着三万户女真的南迁,农耕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大。从政治角度来看,在辽、金、元、明政府的统治下,就整个女真社会来看,金代是女真族发展的兴盛时代,元代则是其发展的低谷阶段,明代女真人得以复兴,在不同的统治王朝的经略下,满族先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外来文化的影响方面来看,辽代五国部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但女真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元代五万户府女真人文化也表现为多元性,保留了部分金代先进文化成分,同时还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明代三万户女真人的文化在迁徙中受到中原、辽东汉文化和朝鲜文化的影响,先进农耕文化的比重加大。
  满族“五五三”民族形成的历程,体现了建州女真兴起以及满族振兴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农耕经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补充的多元经济的发展,统治王朝的宽松民族政策,先进文化的辐射是促使满族振兴的重要因素。满族是以建州女真等为核心,并融合了一些其他部族而形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的民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