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汉皇位继承探论
【6h】

西汉皇位继承探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四、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西汉皇位继承方式分析

一、嫡长子继承型

二、废长立幼型

三、宗藩入继型

第三章 影响西汉皇位继承之因素

一、皇权的影响

二、后妃、外戚的作用

三、朝臣的作用

四、经学的影响

第四章 西汉皇位继承特征

二、太子地位相对稳定

三、皇位继承平稳有序

第五章 皇位继承方式对西汉国势的影响

一、皇位继承方式的积极影响

二、嫡长子继承型方式之弊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皇位继承作为皇帝制度的重要部分,影响着西汉的国势兴衰。西汉初年,刘邦就建立预立太子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与此制度不一致的情况,其原因则是势力集团等因素在起作用。因此,通过考证史料,借鉴前人对西汉皇位继承的研究成果,整合众家之说,展开对西汉皇位继承问题的探讨。
  为了便于研究西汉皇位继承方式、影响因素、特征等,本文将皇位继承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来研究。首先,分析论述西汉皇位继承方式,发现嫡长子继承制是西汉皇位继承制度的主线,废长立幼、宗藩入继为补充方式,体现出西汉皇位继承方式的灵活性,并且西汉君主在册立太子时,往往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仪式,来显示预立储君的庄严和神圣。同时其恩赦措施,也体现出西汉统治者“仁政”的治国理念。其次,由于继承方式多样,进一步探究影响西汉皇位继承的因素。皇帝举世独尊,成为影响皇位继承的主要因素,后妃、外戚与朝臣对皇位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人为因素外,武帝之后作为正统思想的西汉经学,潜移默化地成为皇位继承的思想指南,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增强制度实施的合法性。再次,对比后世王朝,西汉皇位继承体现出诸多特征。预立太子和嫡长子继承制在西汉成为定制;册立储君相对较早,并且太子年纪尚幼;“欲废太子而不能”情况普遍,表现为太子地位的相对稳定,进一步补充西汉太子的权力职掌,由此得出结论,西汉太子的权力职责还比较随意,未成定制。最后,储君政治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将来治国理政的好坏,从而影响西汉王朝的长存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