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心理一致感的调节作用
【6h】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心理一致感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价值

1.3.1 学术价值

1.3.2 实践价值

1.4 研究的假设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活事件的研究综述

2.1.1 生活事件的概念界定

2.1.2 生活事件的测量

2.1.3 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2.2 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2.2.1 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

2.2.2 学习倦怠结构和测量

2.2.3 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2.3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3.1 应对概念界定

2.3.2 应对方式的理论

2.3.3 应对方式的测量

2.3.4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 心理一致感研究综述

2.4.1 心理一致感概念界定

2.4.2 心理一致感的测量

2.4.3 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机制

2.4.4 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

2.4.5 心理一致感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3.2.2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3.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3.2.4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

3.3 研究程序

3.4 统计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检验

4.1.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4.1.2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4.1.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4.1.4 心理一致感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4.2 高中生生活事件的发展状况

4.2.1 高中生生活事件的总体状况

4.2.2 高中生生活事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4.3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发展状况

4.3.1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4.3.2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4.4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状况

4.4.1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4.4.2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4.5 高中生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状况

4.5.1 高中生心理一致感的总体状况

4.5.2 高中生心理一致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4.6 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的相关分析

4.7 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的有调节的中介关系

4.7.1 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4.7.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4.8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共同方法偏差

第5章 分析和讨论

5.1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5.2 高中生生活事件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状况分析

5.3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状况分析

5.4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状况分析

5.5 高中生心理一致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状况分析

5.6 高中生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的相关分析

5.7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影响学习倦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5.8 高中生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的探讨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的不足之处

教育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家庭、学习、工作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中出现的各类紧张性刺激,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源于受惩罚、丧失、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方面;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在学习中可能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进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目标和理想,学习成绩降低的同时,自我价值感也有所降低,高中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低成就感维度;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为了控制、降低或者最小化压力性事件而做出行为或者心理方面的努力,包括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类;心理一致感是个体对生活的总体的感受和认知,即一种普遍、持久、深入的自信心,是一种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高中生的心理一致感集中表现在可理解感和可控制感方面。高中生的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作用于学习倦怠,心理一致感能够增强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方式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学习倦怠水平。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陕西省两所高中8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经统计检验上述四个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适用于本研究;
  (2)高中生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受惩罚、丧失、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方面,其中家住农村的学生高于家住城镇的;
  (3)高中生学习倦怠现象在低成就感维度表现明显,非班干部高于班干部,文科高于理科,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高三学生高于高一和高二;
  (4)在高中生积极应对方式方面,班干部高于非班干部,家住城镇的高于家住农村的;家住城镇的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也高于家住农村的;
  (5)高中生心理一致感理科高于文科,班干部高于非班干部;
  (6)高中生生活事件、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和心理一致感四者之间均显著相关;
  (7)高中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8)高中生心理一致感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即调节了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