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祛魅到返魅:现代性困境的审美救赎
【6h】

从祛魅到返魅:现代性困境的审美救赎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二、现代性困境的审美救赎论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审美救赎论研究现状

(二)国内审美救赎论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审美救赎理论研究现状评析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祛魅的内涵、产生语境及后果

一、祛魅的内涵及语境

(一)祛魅的内涵

(二)产生语境

二、祛魅带来的后果

第二章祛魅与返魅:现代性根本困境与审美救赎论

一、祛魅之后:现代性根本困境

(一)工具理性的暴政及弊端

(二)工具理性的祛魅

二、一种返魅:审美救赎论

(一)审美救赎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二)现代性危机下审美救赎论的勃兴

第三章通往审美的救赎之路

一、绽放艺术的救赎光芒

(一)韦伯的艺术救赎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

二、走向日常生活美学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界定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弊端

(三)日常生活压抑论与反抗论

三、自然美学的“返魅”

(一)自然美的内涵

(二)自然事物美的根源及其本质、规律

(三)自然美的“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

第四章马克思实践基础上的审美“返魅”

一、实践基础上的人的审美

(一)马克思的实践观

(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内在尺度

二、审美的“返魅”

(一)劳动实践活动本意的恢复

(二)审美的人的胜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祛魅”是马克斯·韦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和制度的理性化导致世界的“祛魅”。随着理性发展到极端引发理性的暴政,形成工具理性之“魅”并催生出西方现代文明的诸多矛盾:摧毁了“目的论式的世界秩序”,摧毁了前现代人们信奉的唯一必然之神,人们的生活分裂成了两个截然区分的领域: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二者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因为审美现代性是沿着启蒙现代性相反的道路走的,所以本文以“祛魅”为切入点,力图揭示西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困境,并从审美的角度阐释“审美现代性”作为价值理性的救赎,可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的暴政;即工具理性之“魅”中解放出来,实现审美的“返魅”,审美现代性将对立于传统、对立于启蒙现代性以及他自身。 笔者将沿着审美现代性作为对工具理性之“魅”的救赎这一主题,以“祛魅”为核心概念,第一章追溯祛魅的内涵、产生语境以及祛魅带来的后果。第二章承前启后;把魔力从世界中排除的合理化道路就是一个祛魅的世界,理性发展到极端成为新的工具理性之“魅”,因此需要祛除工具理性之“魅”。沿着这一思路,由于合理化进程中的价值领域分化,导致了一个诸神纷争、意义混乱的时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韦伯看到了现代性的根本困境:文化的合理化带导致意义的丧失,社会的合理化导致自由的丧失,一副压抑的现代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也是启蒙以来现代性的根本困境,工具理性肆虐,世界已经祛魅……这样一来,审美现代性作为“价值理性”的救赎,可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之“魅”中解放出来,审美救赎论正是在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勃兴的。 沿着审美救赎理论在学术史上的发展之路,第三章将具体展开论述。宗教没落后,韦伯看到了艺术的技救赎功能:由于艺术逐步走向了自律,它便获得了承担世俗救赎功能的前提。作为价值领域重要维度的艺术,以它独特的感性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性和颠覆性,更有可能将人们从工具理性规训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接下来,论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主要继承了韦伯用艺术拯救的路径,彻底批判由理性异化所导致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诸多矛盾,同时赋予现代美学与艺术同启蒙现代性相对抗的巨大能量,这也是“返魅”的关键一步。再到走向日常生活美学的救赎:虽然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导致审美现代性凸显出媚俗面相,但是日常生活的反抗论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内部隐藏着艺术的、反思的、批判性的因素,涌动着变革的潜流,不需要求助于外,并反对对日常生活做出完全否定的评价。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提出意味着:用审美的方式对日常生活做出改变、从而超越日常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有着变革人的存在方式、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救赎之后,自然美学的“返魅”也是通往审美的救赎之路的关键一步。由于世界的“祛魅”,人与自然处于冲突之中,所以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之中。新的美学的诞生正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破产为前提的,克制自己控制万物的霸权心态,学会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谦卑,以人物平等为基础重建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甚至让人重新融入自然界的莺飞草长中,试图复归于自然,从而实现自然的“返魅”,这是重建一种自然美学的理论基础。 最后一章论述马克思实践美学的正确性:以上的审美救赎或者过分强调审美的认识功能,使得审美救赎之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面前显得微弱无力;或者审美逐步走向世俗化、凸显出媚俗面相,使得审美的救赎功能逐步削弱。所以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性本身的困境。马克思实践基础上的审美“返魅”意味着:美学更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与人类解放密切相关,直指人的自由问题,自然美学的合理之处也被吸收进来,审美救赎的愿景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人能够诗意地、自由地栖居在大地上。因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后,他看到了审美救赎功能的真正实现必须是: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并从异化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审美现代性的美好愿景,绝不仅仅是在精神思辨领域,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变革社会机制、人在自由劳动中实现审美的“返魅”,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得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著录项

  • 作者

    段红炜;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哲;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现代性;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8:3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