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重构
【6h】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重构

RESTRUCTURING SPIRIT OF SPACE OF THE POST-INDUSTIAL CULTUAL LANDSCAPE IN NORTHEAST CITIE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相关概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2章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场所精神重构研究基础

2.1 场所理论

2.1.1 场所内涵

2.1.2 场所结构

2.1.3 场所精神

2.2 东北城市工业发展背景

2.2.1 东北城市工业历史沿革

2.2.2 东北城市工业场所类型

2.3 东北城市工业文化景观现存问题

2.3.1 场所环境消失

2.3.2 场所空间混乱

2.3.3 场所要素孤立

2.3.4 场所特征模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城市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结构解析

3.1 东北城市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空间

3.1.1 自然场所要素

3.1.2 人工场所要素

3.1.3 人文场所要素

3.2 东北城市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特征

3.2.1 技术景观宏伟性

3.2.2 建筑风格异域性

3.2.3 城市文化融合性

3.2.4 工业技术先进性

3.2.5 生产环境独特性

3.3 东北城市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

3.3.1 火热的工业精神

3.3.2 伟大的时代精神

3.2.3 豪迈的人文精神

3.4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体验

3.3.1 场所精神的体验层次

3.3.2 体验主体的情感取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重构策略

4.1 整合场所空间

4.1.1 生态空间保留

4.1.2 核心空间突出

4.1.3 内部空间整合

4.1.4工业场景再现

4.2 重组场所要素

4.2.1 多元要素和谐化

4.2.2 生产要素动态化

4.2.3 工业符号标志化

4.2.4 机器设备功能化

4.3 强化场所特征

4.3.1 诠释行业特征

4.3.2 凸显建筑风格

4.3.3 展现工业辉煌

4.3.4 模拟寒地景观

4.4 表达场所意义

4.4.1 传达象征意义

4.4.2 营造场所气氛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东北城市工业用地的调整和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方针与政策,给东北各大城市工业场所环境的改善带来契机,但在工业景观遗存转型过程中,很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业场所已经遭到破坏,出现了“场所精神”丧失等问题,使东北城市的后工文化景观失去了认同感。因此,完善东北城市工业景观场所结构,延续工业场所精神,恢复场所感,接续东北城市历史文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北城市的工业场所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丰富的历史文脉,并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保留的集体记忆,这正符合诺伯格·舒尔茨定义的具有场所精神之处,所以,分析东北城市后工业景观的场所性,并延续这种不可再生的场所精神,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论文总体分为三个层次,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和逻辑关系展开论述。首先,回顾了东北城市工业发展历史,将东北城市的工业场所加以分类: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场所、以技术景观为主的场所和以建筑景观为主的场所。并指出了东北工业场所的后工业改造中出现的“场所精神”缺失等现实问题;其次,客观分析了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的各种场所构成要素,从显性的物质要素:场所要素、场所空间结构,到隐性的场所特征和场所气氛,发掘东北城市工业景观的场所精神。最后,提出延续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的重构策略:整合场所空间、重组场所要素、强化场所特征、表达场所意义。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场所精神的研究,力求实现完整发掘东北城市工业景观的场所精神,保护其城市文脉,工业文明和景观价值。并为东北后工业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期望能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城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