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研究
【6h】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保障

2.1.2 均等化

2.1.3 社会保障均等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社会保障的需求和功能理论

2.2.3 城乡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3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

3.1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3.1.1 创建时期(1949-1957)

3.1.2 调整时期(1957-1966)

3.1.3 倒退时期(1966-1976)

3.1.4 恢复时期(1976-1986)

3.1.5 改革时期(1986-20世纪末)

3.1.6 完善时期(21世纪以来)

3.2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社会保险项目的城乡对比

3.2.2 社会救助项目的城乡对比

3.2.3 社会福利项目的城乡对比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程度的评价

4.1 均等化程度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4.1.1 均等化程度评价的原理

4.1.2 均等化程度计算方法

4.2 均等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4.2.1 养老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4.2.2 医疗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4.3 初始阶段均等化程度评价

4.3.1 初始阶段城乡养老保障均衡程度评价

4.3.2 初始阶段城乡医疗保障均衡程度评价

4.4 当前阶段均等化程度评价

4.4.1 当前阶段城乡养老保障均衡程度评价

4.4.2 当前阶段城乡医疗保障均衡程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的溢出效应分析

5.1 收入分配效应

5.1.1 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5.1.2 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5.2 居民消费效应

5.2.1 回归模型设定及回归分析

5.2.2 回归结果分析

5.3 居民幸福感效应

5.3.1 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居民幸福感

5.3.2 社会保障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的成因分析

6.1 社会制度因素

6.1.1 城乡二元经济制度

6.1.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6.2 政府职能因素

6.2.1 行政意识及方式的僵化

6.2.2 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6.3 财政政策因素

6.3.1 财政支出投入更多向城市倾斜

6.3.2 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和乡镇财政困境

6.4 法律框架因素

6.4.1 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比较低

6.4.2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6.5 农民自身因素

6.5.1 农民政治权利的缺失

6.5.2 农民需求表达的缺失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机制构建

7.1 机制构建的理念

7.1.1 社会保障是维护人权的重要手段

7.1.2 社会保障是实现公平的有效载体

7.1.3 提供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基本责任

7.2 机制构建的原则

7.2.1 主体性原则

7.2.2 公平性原则

7.2.3 普遍性原则

7.2.4 法治性原则

7.3 机制构建的特征

7.3.1 基础性特征

7.3.2 复杂性特征

7.3.3 灵活性特征

7.4 机制构建的方向

7.4.1 以农村地区为重点

7.4.2 以核心项目为主体

7.4.3 以相对均等为标准

7.5 机制构建的目标

7.5.1 短期目标

7.5.2 中期目标

7.5.3 远期目标

7.6 机制构建的内容

7.6.1 筹资机制

7.6.2 运管机制

7.6.3 监督机制

7.6.4 参与机制

7.7 本章小结

8 促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对策与建议

8.1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

8.1.1 实现工农业之间的同步发展

8.1.2 加快落实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8.1.3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供给制度

8.2 加紧完善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体制

8.2.1 构建社会保障绩效的评估机制

8.2.2 设置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8.2.3 强化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和督查

8.3 全面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8.3.1 缩小城乡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距

8.3.2 明晰事权与财权

8.3.3 加快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8.4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8.4.1 积极推动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8.4.2 严格执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8.5 促进广大农村居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8.5.1 依法实现农民的权利平等

8.5.2 完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

8.6 提高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

8.6.1 明确和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

8.6.2 增强农村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社会保障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免子由疾病、伤残和年老而导致的贫困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其进行剥夺,且为国民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的充裕和执政理念的转变,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95%,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80%,提高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对国民生活的改善也有较大助益。然而,总体覆盖面的提高不能掩盖社会保障内部的结构失衡问题。我国存在两个享受不同社会保障标准的群体—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无论是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农村居民均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其中,农村地区的两个主要社会保障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民个人缴费能力较弱,使得人均筹资水平过低,导致报销比例低、报销限制多,社会保障水平亟待得到提高。此外,农村还尚未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农村居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失业和工伤风险。进城农民工的境遇也不容乐观,他们已失去了农村的生存根基,有限的土地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入城市仍然面临失业、工伤、医疗和养老等一系列严峻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却不能享受跟市民平等的待遇。许多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工被迫返回农村,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极低,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恶化。城乡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长期的社会保障供给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居民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是对农民基本权利的忽视,没有体现社会应有的公平和公正,对于社会稳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造成“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持续发酵。因此,系统的研宄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首先,通过对均等化、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均等化相关概念和公平与效率等理论的详尽阐述,来了解和把握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问题的理论脉络。回顾和梳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分别经历了创建时期、调整时期、倒退时期、恢复时期、改革时期和完善时期,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发展道路。之后又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基本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城乡对比,结果发现二者之间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在覆盖面、保障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社会保障最为重要的两个项目—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进行测算,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程度。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初始阶段还是在当前阶段,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处于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状态,但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凭借相关的统计数据,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种不均衡的状态会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消费行为和幸福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形成对农村居民事实上的利益损害。
  再次,深入剖析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社会制度因素、政府职能因素、财政政策因素、法律框架因素和农民自身因素等五个层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说明。其中,社会制度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政府职能因素包括行政意识及方式的僵化、管理和监管机构不健全;财政政策因素包括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及乡镇财政困境;法律框架因素包括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比较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民自身因素包括农民政治权利的缺失、农民需求表达的欠缺。
  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机制构建和对策建议。其中,在机制构建的部分,详尽阐释了机制构建的主要理念、原则、特征、方向、目标和内容,为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提供了机制体制上的支撑。在对策建议的部分,应该重点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加紧完善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体制、全面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促进广大农村居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等几个方面着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