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杨树组培和欧美杨108无性系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研究
【6h】

杨树组培和欧美杨108无性系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杨树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生态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长期遭受病虫害的侵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人们为此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危害。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抗性基因转化到杨树基因组中,提高杨树抗病虫害能力,为病虫害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本研究建立了三种新品系杨树欧美杨108无性系(Populus×euramericanacv.guariento')、山西杨×新疆杨(P.pyramidalisspv.×P.albavar.pyramidalis)、美州杨×海拉尔杨(P.deltoids×p.pyramidalissp.)的组培系统,得到了适合的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生根培养基为:WPM+IBA0.4mg/L+20g/L蔗糖+5.6g/L琼脂(pH5.6);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20g/L蔗糖+5.6g/L(pH5.6);对pH值、琼脂浓度、温度、湿度等其他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比较试验,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对杨树基因转化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利用CaCl2冻融法,构建了EHA105表达载体,经平板抗性压筛选,选择出抗性菌落,提取了抗性菌落质粒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证明携带目的基因的质粒转化成功。 为欧美杨108无性系建立了农杆菌叶盘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叶片预培养2~3d后,用OD600=0.3~0.5的工程菌液进行侵染,侵染时间20min,之后置暗处共培养2~4d,再转入含30mg/L卡那霉素和800mg/L头孢噻肟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抗性芽转入含卡那霉素20mg/L,头孢噻肟钠800mg/L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获得抗性植株。 本研究共侵染了166皿3320个叶片,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芽和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DNA进行PCR扩增检测,4株呈阳性,转化率为0.12%。对阳性植株PCR-Southem杂交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