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探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雉科鸟类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6h】

初探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雉科鸟类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雉科鸟类

1.2.2 选择以鸡为模型

1.2.3 玉米的种植概况

1.2.4 玉米的价值

1.2.5 储存过程中玉米养分的变化规律

1.2.6 陈化玉米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

1.2.7 机体抗氧化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和材料

2.2 饲养管理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玉米特性和营养素含量的测定

2.3.2 玉米与饲粮霉菌毒素含量的检测

2.3.3 生产性能

2.3.4 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

2.3.5 血清IgG含量、血清ND-Ab效价和血清溶菌酶活性

2.3.6 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免疫器官指数

2.3.7 肝脏和小肠黏膜组织抗氧化指标及组织蛋白含量的检测

2.3.8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检测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储存期玉米营养素含量及特性

3.2 玉米与饲粮霉菌毒素含量

3.3 生产性能

3.4 消化器官相对重量

3.5 肝脏抗氧化功能

3.6 小肠黏膜抗氧化指标

3.7 肠黏膜形态结构

3.8 免疫器官指数

3.9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3.10 血清IgG含量

3.11 新城疫抗体效价

3.12 溶菌酶活性

4 讨论

4.1 玉米的理化特性

4.2 玉米和饲粮中的霉菌毒素

4.3 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4 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鸡消化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

4.5 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鸡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4.5.1 肝脏和小肠黏膜的抗氧化功能

4.5.2 肠道形态结构

4.5.3 免疫器官指数

4.5.4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4.5.5 血清免疫指标

4.6 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鸡为模型初探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雉科鸟类抗氧化、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商品代雏鸡24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由储存0(当年收获的玉米)、1、2、3、4年(以下简称0年组、1年组、2年组、3年组、4年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天。结果显示:1)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鸡生长全期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喂长期储存玉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1-21日龄鸡料肉比,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P<0.05)。2)21日龄时,与0年玉米相比,饲喂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鸡空肠V/C值、胸腺指数、血清IgG含量及血清ND-Ab效价(P<0.05),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空肠MDA含量(P<0.05);饲喂储存3年、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鸡肝脏GSH-Px活性、小肠黏膜T-AOC和GSH含量、空肠绒毛高度、LPS刺激指数及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3)42日龄时,与0年玉米相比,饲喂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鸡肝脏GSH含量及脾脏指数(P<0.05),显著增加了回肠MDA含量(P<0.05);饲喂储存3年、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鸡回肠GSH含量、空肠绒毛高度、空肠和回肠V/C值(P<0.05)。4)不同储存期玉米对鸡肝脏MDA含量、回肠绒毛高度、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conA刺激指数及42日龄鸡血清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喂储存期过长的玉米可导致鸡的组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根据此研究结果可对雉科鸟类的饲料选择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