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前言

材料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一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过程及主要机制

二影响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

三预防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四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

五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

附录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还不完全清楚,认识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了解这一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机制。许多临床试验从临床特征、冠脉病变性质和技术操作等方面来评价再狭窄,认为操作和支架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的修复反应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之一。单纯球囊扩张再狭窄的主要机制是血管重塑和术后的弹性回缩,而血管内超声证实支架内再狭窄是由新生内膜增殖所致。因此,了解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支架植入的适应证、提高操作技术和预防再狭窄。为此,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间施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并在我院复查冠脉造影的临床资料和术前靶血管病变特征,作了再狭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方法:所选病例为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行冠脉内支架术、并复查冠脉造影术的患者43例,共处理病变49支处,共植入支架52枚,平均随访时间(679±330.9天)。将所有病例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再狭窄的定义是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支架内狭窄程度≥50%,支架边缘5mm范围内出现上述改变亦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定义再狭窄的参照血管为再狭窄病变远端正常血管。冠造影机为美国GE公司OVC造影机。手术方法为Seldinger’s穿刺右股动脉。术中采取左前斜、右前斜及后前位、头及尾等多体位投照病变血管。根据有无再狭窄将病例分为再狭窄组(n=23)和非再狭窄组(n=20),然后将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逻辑回归分析,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单因素分析,男性、吸烟、术前狭窄程度、裸支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术前狭窄程度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植入药物支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