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6h】

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部分 MRI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寻找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磁共振新技术不断出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1 prote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种方法。本课题通过对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hypertrophy,BPH)及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1H-MRS和DWI成像分析研究,探讨MRI平扫、1H-MRS和DWI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1H-MRS成像所得的代谢物比值和DWI生成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前列腺癌病理学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材料与方法:2008年7月-2009年3月共收集48例PSA值增高,直肠指诊或(和)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3-87岁,平均71.3±5.6岁。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3 T Magnetom Trio Tim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平扫、1H-MRS和DWI检查。检查后1个月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或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MRI平扫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阅片进行诊断,并在术后根据临床Jewet-Whitmore-Pomt分期系统对前列腺癌病例进行分期。常规行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1WI,T2WI扫描,矢状位和冠状位TSE T2WI扫描。1H-MRS在数据采集后经设备自配软件自动处理,生成前列腺代谢产物胆碱(cho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枸橼酸盐(citrate,Cit)的磁共振波谱曲线图以及Cho/Cit、(Cho+Cr)/Cit比值。DWI序列弥散敏感系数(b)值选取0、400、800、1000 s/mm2。原始数据生成后在工作站结合b=0 s/mm2基础图像计算生成三组ADC图,选择感兴趣区计算ADC值(10-3mm2/s)。所有前列腺癌病理由病理科资深诊断医师进行评分。根据Gleason分级法分为5级(1代表分化最好,5代表分化最差),Gleason评分从2(1+1)到10(5+5)分,Gleason评分对应分为高、中、低分化3级。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两组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多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值变量资料的比较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K-S test),再进行t检验,数值变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以病理诊断做为标准,绘制有关Cho/Cit、(Cho+Cr)/Cit比值和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48例病人穿刺活检或手术术后病理示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18例。前列腺癌病例根据MRI平扫的分期结果:A期1例(6%),B期4例(22%),C期4例(22%),D期9例(50%)。利用MRI平扫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和73.33%。1H-MRS和DWI成像所得前列腺癌病灶区的Cho/Cit和(Cho+Cr)/Cit比值、ADC值与健侧区和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增生外周带和前列腺癌组健侧区比较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央腺体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中央腺体的Cho/Cit、(Cho+Cr)/Cit比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当Cho/Cit值为0.43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70%,Cho/Cit值为0.62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6.7%;(Cho+Cr)/Cit值分别为0.79和0.84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73.3%和83.3%、86.7%。18例前列腺癌分为低分化和中等分化两组,比较两组间Cho/Cit、(Cho+Ct)/Cit以及各组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超高场MRI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和诊断有重要作用;2、1H-MRS将代谢成像与解剖成像合二为一,前列腺癌病灶区与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Cho/Cit、(Cho+Cre)/Cit比值存在统计学差异;3、DWI与平扫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特异性,前列腺癌病灶区与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ADC值存在统计学差异;4、1H-MRS和DWI对中央腺体前列腺癌诊断有重要帮助;5、利用1H-MRS的Cho/Cit、(Cho+Cre)/Cit比值和DWI的ADC值诊断前列腺癌,其诊断符合率均高于MRI平扫;6、不同分化程度病例1H-MRS的Cho/Cit、(Cho+Cre)/Cit比值和DWI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