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分布及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状况
【6h】

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分布及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状况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地区蜱的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和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状况。
   方法:采用人工布旗法(100cm×100cm,白绒布制成)定时在草地或灌木丛调查地段内,捕捉游离蜱:采用宿主动物体表逆毛捡拾法,在家畜如牛、羊、狗等体表采集寄生蜱。将各生境各月份采集的蜱放入同一管内编号后,在实验室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计数各月份不同生境的密度(只/人工布旗·小时或只/每只(头)动物体)。将采集的蜱在冰上研磨后,进行新布尼亚病毒分离的同时,提取核酸进行PCR检测,将PCR反应产物经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定的核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的SeqMan进行人工辅助校对,再利用MegAiign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与GenBank公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利用DNASmr7.0完成。
   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到蜱12388只,其中游离蜱7172只,寄生蜱5216只。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2科5属6种。其中硬蜱科(Lxodidae):血蜱属(Haemaphysalis)长角血蜱(Hacmaphysalis longlcomis)8169只,占65.94%:璃眼蜱属(Hyalomma)残缘璃眼蜱(H.detritum)138只,占1.11%,小亚璃眼蜱(H.anatolicum anatolicum)164只,占1.32%:牛蜱属(Boophilus)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635只,占5.13%;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54只,占0.44%;软蜱科(Argastdae):钝缘蜱属(Ornithodoros)拉哈尔钝缘蜱(Ornithodoros lahorensis)2只。用人工/小时布旗法进行了86人工/小时的调查,捕捉到游离蜱7172只,平均密度为83.40只(人工/小时),于3~10月活动,7月份密度最高达651只(人工/小时)。用宿主动物体表逆毛捡拾法,调查44头水牛,共获蜱36只,平均蜱密度为0.8只/牛:39头黄牛,共获蜱827只,平均蜱密度为21只/牛;163只羊,共获蜱3506只,平均蜱密度为21.51只/羊;39只狗,共获蜱203只,平均蜱密度为5.21只/狗:全年均可在家畜体表捡拾到寄生蜱,6月份密度最高达27.15只/家畜。对77组蜱研磨液(共825只)进行了病毒培养分离和PCR核酸检测,用Vero细胞未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PCR核酸检测11组阳性,将反应产物经纯化克隆测序证实扩增基因片段为600b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相似度在93%-100%,其中与布尼亚病毒分离株(HQ419214.1)相似性最大为100%,其次为99%(JF682778.1),与布尼亚病毒分离株(HQ179742.1)最小为93%。证实本次从蜱中扩增的序列属新布尼亚病毒。
   结论:⑴明确了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地区蜱种类及分布,隶属于2科5属6种,其中硬蜱科有5种,分别为: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小亚璃眼蜱,微小牛蜱和血红扇头蜱;软蜱科为拉哈尔钝缘蜱。⑵据既往蜱种记录,拉哈尔钝缘蜱、小亚璃眼蜱是本次在河南省新发现蜱种,长角血蜱为绝对优势种。⑶游离蜱在3-10月份在外环境中存在,5-8月为活跃期,10月份后,基本消失;寄生蜱全年可在家畜体上寄生,其中5-9月份均为密度高峰期。⑷蜱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提示蜱可能为新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著录项

  • 作者

    刘洋;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汴利;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58.201;R181.34;
  •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流行病学; 蜱虫分布; 河南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