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癌介入与射频治疗后对肝功能影响的观察
【6h】

肝癌介入与射频治疗后对肝功能影响的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标准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术后DSA影像表现

2.3 生存率观察

2.4 经介入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的变化

2.5 经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

2.6 TACE组原发t性肝癌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

2.7 射频消融治疗组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肝功能变化

2.8 TACE组与射频消融组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2.9 肝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3 讨论

3.1 TACE治疗的结果分析

3.2 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分析

4 结论

1、肝癌射频治疗对肝功能的损害较TACE较轻

2、对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射频治疗为首选

3、对肿瘤较大供血较好,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应以TACE为首选

4、射频与TACE合理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讨论分析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与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上最佳的适应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射频消融治疗病例各5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肿瘤情况、检查情况等.入组标准:(1)由上述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初治或复治2个月内未行化疗;(3)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的患者;(4)肝功能Child分级B级以上,肾功能指标正常;(5)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以上.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63.2岁.其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者占74%(74/100),AFP阴性者占26%(26/100)(以血清AFP含量≥400ng/ml视为阳性);已发现转移者占68%(68/100):门静脉癌栓者占58%(58/100);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cm者占70%(70/100),小于5cm者占30%(30/100);单个肿瘤者占59%(59/100),多个肿瘤者占41%(41/100);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者占82%(82/100),B级者占18%(18/100).巴塞罗那分期A期者占13%(13/100),B期者占62%(62/100),C期者占35%(35/100).检测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浆球蛋白(GLB)及血清胆红素指标的变化.
  结果:
  TACE组术后3天患者的ALT、AST、D-BIL、T-BIL有明显的增高(P<0.01),TP、ALB、GLB无变化(P>0.05).术后7天ALT、AST、D-BIL、T-BIL逐渐下降(P<0.01),TP、ALB、GLB无变化(P>0.05)。术后14天ALT、AST、D-BIL、T-BIL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TP、ALB、GLB无明显变化(P>0.05)。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3天、7天、14天患者的ALT、AST、D-BIL、T-BIL升高均不明显(P>0.05)。TP、ALB、GLB均无明显变化(P>0.05)。ATCE组与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3天比较,ATCE组ALT、AST、D-BIL、T-BIL变化明显大于射频消融治疗组。
  结论:
  1、肝癌射频治疗对肝功能的损害较TACE较轻。
  2、对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射频治疗为首选。
  3、对肿瘤较大供血较好,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应以TACE为首选。
  4、射频与TACE合理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