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与浸润性癌的差异及预后分析
【6h】

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与浸润性癌的差异及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理诊断标准

2.3 资料收集办法

2.4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2.5 随访及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

3.2 各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3.3 各组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分布差异

3.4 各组乳腺癌的复发情况

3.5 DCIS-MI组患者预后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导管原位癌现状概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已经居我国女性癌症之首,死亡率第四。随着国家大力开展乳腺癌筛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及数字钼靶机、高分辨率彩超、乳腺磁共振等各项影像技术的发展,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呈逐年提高趋势。在早期乳腺癌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占有重要的位置,全球每年至少40万人死于该病。在美国的统计数字中乳腺导管原位癌约占新确诊乳腺癌病例的20%-30%;中国的这一数字为7.8%-11%。在新发乳腺导管原位癌中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DCIS-MI)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其检出率为7.8%-12.8%。目前国内外对DCIS-MI的研究较少,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病理分型,是否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国内对DCIS-MI的研究主要是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特点、病例报告及其影像学特征等。而对DCIS-MI与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特征差异研究较少;DCIS、DCIS-MI与IDC患者临床特征相似,DCIS及DCIS-MI较IDC预后较好,在临床诊治中如何区分三者不同有一定的困难;研究三种乳腺癌临床差异及DCIS-MI的预后特点是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本研究基于给该院乳腺科收治的DCIS患者90例;DCIS-MI患者86例;早期IDC患者125例的病历临床资料及回访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能够初步探讨DCIS-MI与IDC的临床特征差异与预后,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1.通过收集分析DCIS、DCIS-MI及ID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三种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差异为其诊断治疗提供相应的帮助。
  2.通过收集DCIS-MI的病历资料及回访信息,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材料与方法:
  1.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DCIS患者90例;DCIS-MI患者86例;早期IDC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主要项目为: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块大小、ER、PR、HER-2、Ki-67、是否复发等情况。比较三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2.收集DCIS-MI组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块大小、ER、PR、HER-2、Ki-67、手术方式、化疗情况、内分泌治疗、是否复发、复发时间、复发部位等情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3.统计分析应用美国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系统。临床病理特征分布资料采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差异。检验水准?=0.05,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对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采用?2检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0.0167,P<0.016时有统计学意义。DCIS-MI组的生存及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DCIS、DCIS-MI及IDC患者在ER、PR、HER-2、Ki-67中的阳性分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者在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复发情况的分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阳性分布中,DCIS与DCIS-MI、IDC存在差异;DCIS-MI与IDC无差异。PR阳性分布中,DCIS与IDC存在差异;DCIS-MI与DCIS、IDC无差异。HER-2阳性分布中,虽然DCIS与DCIS-MI具有差异,而DCIS与IDC、DCIS-MI与IDC无明显差异。Ki-67高表达分布中三者差异明显。各组间复发转移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DCIS-MI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6.5%,5年无病生存率为92.2%。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与DCIS-MI的预后相关;年龄、绝经状况、ER、PR、HER-2、手术治疗方式、化疗情况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内分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结论:
  1.DCIS、DCIS-MI及 IDC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ER、PR、HER-2及Ki-67表达。本次研究更倾向于把DCIS-MI看作原位癌向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的中间状态。
  2.DCIS-MI的预后较好,其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是否进行内分泌治疗;其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内分泌治疗尤为重要。
  3.DCIS-MI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可优先选择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乳房单纯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针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应行内分泌治疗;DCIS-MI是否需要进行化疗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