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听力障碍对丙泊酚意识消失剂量影响的队列研究
【6h】

听力障碍对丙泊酚意识消失剂量影响的队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设备仪器

2 麻醉药品

3 试验方法

4 意识消失标准及数据记录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 两组患者LOC时BIS及丙泊酚用药的比较

3 两组患者LOE时BIS及丙泊酚用药的比较

4 听力障碍组患者LOC时丙泊酚用药的比较

5 听力障碍组患者LOE时丙泊酚用药的比较

6 两组患者丙泊酚TCI时并发症的比较

讨论

1、临床研究条件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结果分析

3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BIS监测的临床应用

附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随着噪声污染现象的加重,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二胎政策的开放,听力障碍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听力障碍影响了患者的交流,对其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听力障碍的治疗是极为重要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但可以彻底地清除病灶,也可以通过更换人工听骨及植入电子耳蜗等重建听力传导通路,在听力障碍的治疗占有极大的优势。伴随耳科手术方式的快速发展,听力障碍人群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大大增加。耳科手术治疗常常需要配合使用全身麻醉,因此,对于听力障碍患者,全身麻醉药物使用的几率随之增加。
  全身麻醉药物的个体差异很大,对于听力障碍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设计听力障碍因素对丙泊酚意识消失时剂量的影响,假设听力障碍因素会增加全身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减少全身麻醉所需药量。
  本研究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作为意识消失的主要指标,睫毛反射作为次要指标,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用药情况。探讨听力障碍因素对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剂量的影响,为听力障碍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的合理安全应用提供临床参考。
  材料与方法:
  纳入ASA分级I或II级,年龄14~69岁,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诊断为听力障碍,并对其按 WHO耳聋严重程度最新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耳科手术患者100例(T组,n=100);按照1:1对照原则,纳入听力功能正常,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人口学资料相近,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非耳科手术患者100例(C组,n=100)。两组目标BIS值均为57~63。由一名不知情的麻醉医生进行丙泊酚TCI麻醉诱导,设定起始血浆浓度为1.5μg/ml,稳定1min逐渐增加丙泊酚0.5μg/ml,直至达到并维持目标BIS值。记录目标值下的BIS值、丙泊酚剂量和时间。诱导期间,由另外一名不知情的麻醉医生每10s用棉絮测定患者的睫毛反射,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的BIS值和丙泊酚剂量。记录后继续BIS监测15s,若BIS值不大于63,结束本次试验。
  结果:
  入选患者共190例在丙泊酚TCI下顺利完成麻醉诱导,病例组和对照组各95例。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ASA分级和基础BIS值方面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以BIS监测作为评估意识消失的主要标准,两组LOC时BIS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的Cp、Ce、用药量和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C组LOC时丙泊酚Cp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3.20(3.06~3.34)μg/ml、3.83(3.67~3.98)μg/ml;丙泊酚Ce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8(1.82~1.94)μg/ml、2.49(2.42~2.57)μg/ml。
  3、以睫毛反射作为评估意识消失的次要标准,两组LOE时BIS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丙泊酚的Cp和Ce,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C组LOE时丙泊酚Cp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2.66(2.59~2.74)μg/ml、3.22(3.14~3.31)μg/ml;丙泊酚Ce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1(1.38~1.44)μg/ml、1.88(1.84~1.92)μg/ml。
  4、以BIS监测作为评估意识消失的主要标准,听力障碍组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LOC时丙泊酚的Cp、Ce和时间的总体平均值不同,并且随着听力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趋势(P<0.05)。
  5、以睫毛反射作为评估意识消失的次要标准,听力障碍组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LOE时丙泊酚的Cp和Ce的总体平均值不同,并且随着听力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趋势(P<0.05)。
  6、两组患者丙泊酚TCI诱导后发生躁动和气道梗阻方面,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听力障碍患者丙泊酚靶控诱导与听力正常患者比较,意识消失时所需丙泊酚剂量更少,需要的时间更短。提示听力障碍患者麻醉诱导时,需要减少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减缓诱导速度,以避免药物过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