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交往的教学理论——交往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模式构建
【6h】

走向交往的教学理论——交往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模式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1再谈教学过程的本质——交往本质说的正本清源

1.2现实中对交往的漠视——无视人的主体参与、情感交流、个性张扬是诸多教育问题和无效教育的问题之源

1.3相关文献综述

1.4本研究的立足点、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交往教学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2.1问题之源——缺乏交往的教学过程

2.1.1现实中诸多教育问题的再审视

2.1.2对无效教育诸问题的追本溯源

2.1.3交往教学理论的适时介入

2.2交往教学理论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景

2.2.1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2.2.2教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深切呼唤

2.2.3教学实践前进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交往教学理论概述

3.1交往的教学意义厘定

3.1.1一般意义上的交往以及交往与其邻近概念的辨析

3.1.2交往在教学意义上的重新厘定

3.2交往教学的几个重要基本理论资源

3.2.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资源

3.2.2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基础资源

3.2.3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启示

3.3交往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3.1突出人的主体性教育,让教育充满人性的关怀

3.3.2强调知识的动态社会性建构,让知识的存在不再冷漠

3.3.3弘扬走进生活世界,让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人文世界更加融合

3.3.4倡导有效性教育,拯救教育的危机和失落

第四章交往教学理论的要素、结构和实践模式构建

4.1交往教学理论的要素

4.1.1交往教学的主体和客体

4.1.2交往教学的媒介

4.1.3交往教学的目的

4.1.4交往教学的评价

4.2交往教学理论的结构

4.2.1交往主体间的价值关系

4.2.2交往的一般结构分析

4.2.3教学交往的结构图式

4.3交往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4.3.1激活共同参与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

4.3.2设置和培育交往教学的情境,构建有利于交往的教学氛围

4.3.3提出有意义的教学话题,引入交往教学的有效机制

4.3.4在求同存异中追求共识,让意义在共享的舞台上充满无限张力

4.3.5构建反思、反馈机制以及评价体制,让不同的个体在反思、反馈以及积极的评价中发展和完善

第五章结束语

5.1交往在后现代视域中的时代魅力

5.2交往教学的未来走势

5.2.1交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与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不谋而合。

5.2.2交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见的未来走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传统的以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理论,是一种以牺牲人的主体地位和对人性的漠视为代价的“传递”和“独白”式的教学理论,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让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和沟通变得异常艰难。同时,它对生活世界关怀的缺失,对学习者人格和德性的淡漠,都成为了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潜在根源。 交往教学理论便是基于对这种异化的交往现象的深层洞察和审视而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这一理论其实具备厚重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关于交往实践哲学的论述,哈贝马斯关于交往合理性的深入探究以及他对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怀,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以及他的合作、活动、经验体验式的学习过程等都给与了我们丰富的理论支撑。这一理论指导教学,将以其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学习者生活世界的关照、对学习者人性和人格的关怀、对学习者价值观和德性的陶冶等自身优势来极力拯救当前业已存在的教育困惑。同时,该理论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期而遇,有利于新课程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我们还试图尝试构建在交往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模式,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蓝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