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应用的实证研究
【6h】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应用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国际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英语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国际语言,与此同时,英语写作在国际交流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尽管广大英语教师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离教学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刘宽平等,2003).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做了大量关于提高英语写作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许多研究都是在词或句子层面上进行的错误分析,或者是母语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而关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在写作中的作用,即图式在写作中的作用研究的很少。
   图式理论最早由Kant在1781年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图式理论又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Bartlett的发展和70年代Rumelhart的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起,图式理论广泛应用于英语接受性技能即阅读和听力教学的研究己表明图式理论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理解,且有利于获得新知识,但是图式理论与产出性技能即写作和口语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尽管也有少数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图式知识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也大多是对二者相关性的研究,而实证研究很少。因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笔者尝试展开一项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旨在为了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的方法。
   笔者从各类图式(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在写作中的作用阐述了图式理论与写作的关系,并据此设计实验来证明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证明该研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于两个班的11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笔者主要以问卷调查,前后测英语写作,访谈为研究工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写作方面的差别。实验先采用问卷调查和前测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他们写作中的困难和对写作教学的看法。同时,笔者还对学生在前测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类,以此寻找学生图式知识的缺乏是否影响他们的写作水平。然后在为时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基于图式理论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建立新图式,及时巩固所学的图式,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以图式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学生写作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而且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尤其加强了学生对语篇结构特点的了解。研究还发现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