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考诗歌试题的类型分析与应对策略
【6h】

高考诗歌试题的类型分析与应对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高考诗歌试题分析研究

1.1 高考诗歌试题的类型概括

1.2 高考诗歌命题的变化与规律

第二章 高中诗歌教学实践的得与失

第三章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应对策略

3.1 诗歌意象的把握与积累

3.1.1 草木类

3.1.2 动物类

3.1.3 器物类

3.1.4 气象地理类

3.2 诗歌鉴赏试题的语言组织

3.2.1 语言风格术语

3.2.2 诗歌表达技巧术语

3.2.3 诗歌思想情感或主题术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无论从先秦的《诗经》到盛唐的律诗,还是到现当代的新诗,无不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彰显着诗人五彩的情愫,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滋润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使文化传承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责任重大。
  为此,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试题中的贵宾,一直作为一个必考题型出现,课本方面,无论是传统教材还是新课改教材,诗歌内容都占据了很大空间。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对接教材和高考,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现实的状况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起来津津有味,但实际做起来却不得分,老师在课堂上读、析,课下学生形不成相应的能力。高中诗歌鉴赏是高中师生颇感头痛的问题。
  高中诗歌教学也一直吸引着师范类高校教师的目光,河南大学张秀兰老师著有《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吴丽丽老师写有《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探究》,她们更为关注的是诗歌本身的特点,而学生重视不够,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新课改强调遵循的,怎样穿透时空与诗人交流,理解主旨,怎样把握要点组织语言是我研究重点。
  凡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人们认知事物时必须遵守它。诗歌教学应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考试题的规律特点,借鉴一些著名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高中诗歌教学应注重意象的把握和积累,意象是学生和诗人交流的重要媒介;分析高考诗歌试题的考察类型与语言组织的采分要点,辨得清方向,把得住分寸;积累诗歌鉴赏的熟语。
  总之,尽管中学诗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但只要我们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遵循基本的规律,诗歌教学就一定能够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