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狂想曲”体栽的音乐史阐释
【6h】

“狂想曲”体栽的音乐史阐释

代理获取

摘要

“狂想曲”体裁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古典时期。在18世纪的中叶,西方音乐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古典时期,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出现的交替变化,使得钢琴艺术史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以转变审美趣味为起点,从键盘乐器的更迭到作品曲式的创新等方面,最终得以实现到演奏实践改变的成功过渡。“狂想曲”体裁指在无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朗诵者对史诗具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而这一名称最早来源于希腊文(rhapsoidia),意思即为“史诗”,托马谢克则是“狂想曲”体裁的创始人。本文正是从源头找起,对“狂想曲”体裁进行音乐史阐释。
  全文通过三个部分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一部分,阐述音乐史中的“狂想曲”体裁,以“狂想曲”体裁的社会成因、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来阐述“狂想曲”体裁形成的原因及创作风格。从钢琴“狂想曲”体裁及其它器乐“狂想曲”体裁两个方面论述“狂想曲”体裁。第二部分,“狂想曲”体裁的艺术特征,通过整个音乐发展史的脉络线条来论述“狂想曲”体裁从产生到发展、创新的过程,并举出一些作曲家的代表曲目为例进行阐述。分别从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及20世纪(印象主义后)四个阶段的概述及代表作曲家的作品,例如勃拉姆斯的、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德彪西的《第一单簧管狂想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冼星海的《中国狂想曲》等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旨,通过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通过对托马谢克及他的学生的作品来论述“狂想曲”体裁的创立,并了解“狂想曲”体裁早期的发展;
  2、是本部分的重点,论述了李斯特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从音阶调式体系、变奏手法和曲式结构几方面对《匈牙利狂想曲》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其民族性;
  3、最后对近现代作曲家的一些“狂想曲”作品进行诠释,从音乐史的角度解读“狂想曲”体裁的传承与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