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6h】

江苏省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前 言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

1.3.2 心理发展理论

1.3.3 人本派的学习理论

1.4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新高考下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2 高中生化学学习中非认知心理、选课心理的调查及分析

2.2.1 高中生化学学习中非认知心理的分析

2.2.2 高中生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选科心理的分析

2.3 化学学科中的认知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章 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特点、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3.1 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心理特点

3.1.1 对化学的学习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3.1.2 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高的模仿性

3.1.3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3.1.4 高中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3.1.5 高中生自我克制力较差

3.2 化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3.2.1 化学学习中的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3.2.2 化学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成因及对策

3.2.3 化学学习中的自卑心理和定位心理成因及对策

3.2.4 化学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成因及对策

第四章 新高考下,高中生学习化学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4.1 培养激发学习化学的动机

4.1.1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4.1.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4.1.3 正确分析原因,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动机

4.1.4 开展化学学科竞赛和创新成果展,激发学习动机

4.2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2.1 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4.2.2 运用化学史,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4.2.3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4.2.4 联系STS教学,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4.3 强化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4.3.1 强化情感教育

4.3.2 强化意志教育

4.3.3 端正化学学科态度

4.4 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4.4.1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4.4.2 化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4.5 实践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江苏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校加大语、数、外的重视力度,学生想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的学习上,不少学生虽然爱好化学这门学科,也有一定的基础,无奈由于物理化学组合的学生竞争力太强,没有把握使化学在高考中达B,不得不放弃选修化学。一些学校也为了提高本科上线率,不顾学生的意愿,进行错误导向,年复一年,江苏省高考选化学的考生越来越少,使得一些高校化学专业收不到化学考生,高中化学教师面临无生可教的尴尬局面。而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由于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化学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与其它学科更广泛地渗透,影响着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因此,在江苏省新高考模式下研究学生化学学习心理,培养化学学科优秀生,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心理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成为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学习心理分为学习的认知心理和学习的非认知心理。学习的认知心理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识过程;学习的非认知心理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习惯等心理品质,即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化学学习心理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
  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前人研究的成果,立足于江苏新高考模式的现状,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心理和选科心理进行了调查及分析,总结了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特点及在化学学习中常常出现的不良心理如厌学心理、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和定位心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等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事例生动,方法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外,分析了新高考模式下化学在教学中的尴尬的地位,从化学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和意志、学习方法及新形势下化学教师行为的转变等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心理。选定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实验班级无论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习惯、情感、态度还是在学习方法和优秀率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班级。
  实践证明:本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化学学科优秀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心理,指导学生合理选科,为祖国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