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研究
【6h】

初中语文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的基本思路

3.研究意义

4.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话教学的理论概述

1.1 对话教学的国外理论渊源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对话教学的内涵

第二章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2.1 教学目标的迷失

2.2 对话文本的忽视

2.3 学生主体的缺失

2.4 教师“首席”的淡化

2.5 教学评价的误用

第三章 提高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3.1 有效对话教学的实施条件

3.2 课前准备阶段:人本对话

3.3 课堂过程阶段: 基于“问题导学”的多重对话

3.4 课后反思阶段:自我对话

3.5 实施过程中收效和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获奖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都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对话”,对话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主旋律。教学走向对话,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抹亮色。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对话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语文课堂也随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语文课堂也变得热闹起来,但是热闹之余,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对话”主体的缺失、文本的忽视、“首席”的淡化、教学目标的迷失、教学评价的误用等。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出现的“无效对话”、“伪对话”等现状,笔者进行了深切的思考和探索,本文试图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落实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反思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阐述对话教学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明确语文有效对话教学的内涵。然后列举当前语文对话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并进行简要的分析。接着笔者紧密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初步确立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有效对话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包括学校层面的支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自在的教学氛围。并以课前准备、课堂过程、课后反思这三个阶段为例,借助阅读主体间的多重对话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流程:课前的师本与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开展顺利与否;课堂对话的展开以“问题导学”为核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构筑对话平台,接着巧设话题来激发学生对话的愿望,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发生本对话,在此基础上引发生与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合理引导,在最后的结束对话时注重迁移拓展;特别提出课堂的结束不是对话的结束,课后师生的自我反思性对话更有利于再对话的开展。
  本研究以“问题导学”作为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在其中有效渗透本校“自然、自主、自在”的三自理念,强化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展开对话教学的实践探究,希冀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前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