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与转化—以山东省L县某初中学校为例
【6h】

初中问题学生的形成与转化—以山东省L县某初中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山东省L县某初中学校问题学生的表现

2.1 学习兴趣缺乏,厌学消极

2.2 学习效率低下、基础薄弱

2.3 迷恋网络电视、习惯不良

2.4 拉帮结伙、打架斗殴

2.5 逆反叛逆、拒不改正

2.6 意志薄弱、屡教屡犯

2.7 早恋现象

2.8 偷窃、索要财物现象

2.9 内向自卑、戒备冷漠

第三章 山东省L县某初中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

3.1 社会因素

3.2 学校因素

3.3 家庭因素

3.4 学生自身因素

第四章 山东省L县某初中学校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与实践

4.1 社会文化

4.2 学校层面

4.3 教师层面

4.4 家校合作,和合共生

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二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问题学生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群体。问题学生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依据问题学生可以转化的可能性,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L县某初中问题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寻找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及具体的解决方案,为该校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把握山东省L县某初中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因素。该校所处经济发展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良的社会观念导致未成熟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歪曲的社会价值观;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学校因素。由于该校近几年片面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学生问题的形式过于简单化、僵硬化,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第三,家庭因素。该校学生的家长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打工者或个体老板,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短板:家长对孩子管理的疏忽、父母榜样示范作用的缺失、不当的教育方式、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等。第四,学生自身因素。包含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成绩差,缺乏成就感;不良的学习习惯;薄弱的意志品质;较差的学习适应能力;自身性格等原因。
  为改进该校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一系列相关的转化策略:第一,合理利用社会文化,充分发挥社会积极因素,引用成功人士创业史等案例,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二,从学校层面,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校管理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灵活多样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建立多样的学生评价机制,立足学生多方面长远发展。第三,从教师层面,在学习上注重科学引导,激发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班级管理中“爱”字当头,理解尊重问题学生,适时激励、关注学生心理,合理引导学生。第四,家校合作,积极赢取家庭的力量,形成合力实现对问题学生的转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