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136目标导引教学研究
【6h】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136目标导引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136目标导引”教学提出的原因

1.2 “136目标导引”教学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136目标导引”教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136目标导引”教学方法的的基本概念描述

2.2 “136目标导引” 教学方法的基本架构

2.3 “136目标导引” 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136目标导引” 教学的实施要求

3.1 “136目标导引” 教学方法对生物课堂学习目标叙写的要求

3.2 136目标导引教学法对生物教学流程设计的要求

3.3 “136目标导引” 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3.4 “136目标导引” 教学方法在我校的实施过程

第四章 “136目标导引”应用生物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4.1 “136目标导引”应用高中生物学的意义

4.2 “136目标导引”教学的调查分析及问卷调查

4.3 调查的方法及调查的对象

4.4 分析调查结果

第五章 136目标导引教学在分层次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5.1 学案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问题的研究

5.2实验的方案

5.3 实验过程

5.4 实验结果及相关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

附录B 高中部136目标导引教学课堂评价表

附录C 评价用表

附录D(普通班)学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学校现有教育措施大同小异,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的是集体教学,其主要的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大班级教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而现有的班级授课模式往往是以统一要求、同一目标、同一进度为基础,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其缺陷已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做好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是需要每个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我校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结合目标教学、分层次教学的教改经验,提出了“136目标导引教学”的教学模式。所谓“136目标导引”是指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这个中心,强化学习目标叙写、课堂评价设计和学案使用三项保障,落实预习检测、情境导入、探究展示、评价点拨、检测反馈、总结反思六个基本环节。要实现将这一教学目标,一是有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而是以教学为中心设计评价方案,三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
  本部分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叙述了“136目标导引”教学提出的原因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与“136目标导引教学”相关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列举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136目标导引教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阐述了方法的科学性,深刻解释了目标导引所遵循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原则,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重点分析了“136目标导引”对高中生物学习的意义。第三章提出了“136目标导引”对生物课堂学习目标叙写的要求,同时,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做出了一些要求,并分析了我校在“136目标导引教学”方法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发展的现状。重点探讨了“136目标导引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四个要素,即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完善教学的六个环节、课下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进行总结反思。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实证研究对目标导引教学应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是为了掌握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习目标的确定情况和课堂教学的现状。
  最后一章介绍了“136目标导引教学”在我校生物分层次教学中的应用。立足生物教学,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如何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建组以及如何更加高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实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对其具体实施方案和流程做出了深入说明。
  本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中班级中如何实施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以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叙写工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和研究如何通过目标导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摸索出与当前教学形势和学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介绍了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学习目标导引教学的一种尝试,希望能为一线生物教师提供一种生物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