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6h】

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2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

1.3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

1.4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可塑性

第二章 良好的习惯养成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课题的界定

2.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3.1学习体态姿势的良好习惯

3.2学习时间安排的良好习惯

3.3课堂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

3.4课前适当预习的良好习惯

3.5课后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

3.6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

3.7选用适宜学法的良好习惯

3.8勤学多思好问的良好习惯

3.9筛选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

3.10 巧妙运用纠错本的良好习惯

第四章 教育方法在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4.1营造数学环境

4.2小组竞赛

4.3榜样示范法

4.4家校合作,个案辅导

4.5 定期测试,检验效果

4.6强化训练法

4.7 研究成果

第五章 研究中的得与失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漫长的过程,但是,习惯一旦成就,很难改变。低年级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为,作为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性格不固定,喜好多变,可塑性强。在这个时间段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会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同样如此,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注重孩子的成长,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数学学习行为的引导和纠正,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行为习惯,从而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教育的核心是引导、教授孩子形成一种思维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分析研究思维习惯与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反复练习的培养过程。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要求到全面规范的过程,最终按照数学学习习惯的层次高低,数学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各种学习习惯之间的内部联系整合研究成果,形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方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应该包括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等内容。
  本文是作者以自己所工作的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学习教育理论、查阅教育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现状;其次,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研究方案,确定了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体态的习惯,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培养课堂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培养课后主动复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培养选用适宜学法的学习习惯,培养勤学多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运用纠错本的学习习惯;再次,作者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运用了营造数学环境,小组竞赛,榜样示范,家校合作,定期检测,强化训练等措施,其中重点运用了小组竞争的措施,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模式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已将以上培养措施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运用,所教的燕窝小学三(1)班学生的班级风气、学习氛围取得了较大的改变,许多学生养成了认真听课,勤思多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