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6h】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反思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抽象化

1.2 忽视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要

1.3 培育过程过于追求共性

第二章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提出

2.1 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内涵及理论阐释

2.1.1 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内涵

2.1.2 分类及分阶段的涵义

2.2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支撑

2.2.1 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论

2.2.2 国外教育思想中的差异性教学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需要

2.3.1 人的实然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存在基础

2.3.2 人的应然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内在逻辑

2.3.3 大学生成长中不同的主体性需求是其着力点

第三章 实施分类分阶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3.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原则

3.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3.1.2 实事求是的原则

3.1.3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3.1.4 创新性原则

3.2 不同类别及阶段的划分构想

3.2.1 按院校分类

3.2.2 按学生角色分类

3.2.3 按学生的思想倾向分类

3.2.4 按学生所在年级划分阶段

3.3 分类分阶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

3.3.1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3.3.2 发挥学生主体的内在因素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帮助他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不少教育者会发现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大量劳动在大学生身上常常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教育效果不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的只能被部分接受,有的可能就不被接受,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研究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带有明显的“标准化”特征,用同样的方式整齐划一的教育所有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少顾及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一味的进行传统的理论灌输。
  虽然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学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他们在成长环境、民族、地域、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大学生个体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并不完全相同的个性和特点,这些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接受的欲望、动力有很大的不同。除此之外,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来看,其需求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大学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对社会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自身各方面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再对所有大学生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很容易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抵触、排斥的心理。因而,尊重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分阶段培育以“准确把握事物规律,正确引导发展方向”为其内涵;以“分类分阶段”的合理性和“培育”的科学性为其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分类分阶段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支撑和现实需要,探索了分类分阶段培育的原则、路径和方法,期望能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