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6h】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1 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与关键把握

1.3.1 研究设计

1.3.2 关键把握

第二章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发展

2.2 1979-1991纠偏阶段

2.3 1991-1997定型阶段

2.4 1997-至今优化阶段

第三章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3.1 层次分明的目标

3.1.1 《生活与成长》中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

3.1.2 《公民与道德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

3.1.3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

3.2 集中统一的内容

3.2.1 《生活与成长》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

3.2.2 《公民与道德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

3.2.3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

第四章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4.1 多管齐下的途径

4.1.1 设置相关课程

4.1.2 多样的课外活动

4.1.3 社区服务计划

4.1.4 社会环境的熏陶

4.2 灵活多样的方法

4.2.1 《生活与成长》中的方法

4.2.2 《公民与道德教育》中的方法

4.2.3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中的方法

第五章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5.1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

5.1.1 国家意识的主导性

5.1.2 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

5.1.3 东西文化的融合性

5.1.4 目标与内容的层次性、渐进性

5.1.5 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性

5.2 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5.2.1 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国家认同知识的学习

5.2.2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接国家认同教育的时代内容

5.2.3 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5.2.4 注重教育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将民族振兴作为政府的工作重心,以其卓越的努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新加坡之所以成功,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功不可没。
  新加坡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认同教育并没有与工业化同步,建国后的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经历了醒悟阶段、纠偏阶段、定型阶段以及优化阶段四个发展阶段。1965-1979醒悟阶段,强调公民教育,颁布《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并改革了学校德育课程;1979-1991纠偏阶段,颁布了《道德报告书》,开始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并以此为依据先后编写了《生活与成长》《好公民》这两本教材,以及在学校开设宗教课程和儒家伦理课程;1991-1997定型阶段,提出了“共同价值观”,并对小学《好公民》教材进行修订,并颁布《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1997-至今优化阶段,实施国民教育,颁布《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自2000年开始使用新的教材《公民与道德教育》,2014年颁布了中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推行品格与公民教育。
  依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道德教育》《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与内容都分为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其中目标是层次分明的,内容是集中统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新加坡学校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社区服务行动计划、社会环境的熏陶等途径以及采取价值澄清法、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得到实效。
  综上所述,新加坡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具有国家意识的主导性、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东西文化的融合性、目标与内容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等特色,进而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国家意识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国家认同教育逐层递进;注重教育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

著录项

  • 作者

    苗晨阳;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中建;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533.39;
  •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小学校; 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